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情民声

【俺们的驻村故事】我与脱贫攻坚精神“结缘”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2-13 10:03:46 作者:admin   来源: 红星网

  我叫汪泽新,是石门县农业农村局派驻子良镇水田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自2020年6月7日以来,我三易岗位,从县农业农村局到三圣乡百流溪村,再转战罗坪乡寨垭村、子良镇水田岗村,与石门县的脱贫攻坚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

  临危受命,见证了产业扶贫的“精彩时刻”

  2020年6月7日,年近退休的我,从县安置办副主任的位置上回到县农业农村局,家里人和亲朋好友劝我好好休息一下,我自己也想“歇歇气”。不料原县产业扶贫办办公室主任由于身体原因,辞去职务休病,当时正值脱贫攻坚全面验收关键时刻。局党组通过反复考虑,要我担起产业扶贫办的重任,我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一任务。在担任县产业扶贫办办公室主任期间,我加班45天、加点420小时,一方面夜以继日地翻阅之前的资料,熟悉情况,一方面摸索出了产业扶贫工作“四轮联动”(县级、乡镇、村居、贫困户)、实现“四个百分之百”(100%的村建立专业合作社、100%贫困村的合作社有龙头企业带动、100%贫困村有产业发展指导员、100%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达到“四满意”(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农户满意、自己满意)的总体思路,指导全县顺利通过了国家及省市各类考核验收和督查,通过了国家扶贫办的扶贫调研。另一方面,我积极主动地总结石门的产业扶贫工作经验。在2020年全省产业扶贫工作会上,我县做了题为《坚持三个“选准做优”,放大产业扶贫成效》的典型发言,成为该次四个典型发言的县市之一;《提质靓牌,茶叶成为石门人的“致富叶”》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的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成为全省两篇产业扶贫案例之一。我总结的《建立四个机制,“小基金”撬动“大产业”》、《坚持三个优先,打造石门农业品牌》等20多篇经验材料在省级、市级媒体和报刊上登载,同时我还和同事们一道,收集整理了64本12480页600多万字的产业扶贫资料,为石门脱贫攻坚“样本”上贡献了产业扶贫的精彩篇章。

  转战“衔接”,实现了寨垭村的“华丽转身”

  2021年5月7日,我以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的身份来到罗坪乡寨垭村时,发现该村是全乡有名的“上访村”,而且该村总支书记韦明因年初身患癌症刚动手术不久,支部换届时人员配备不齐,成了名副其实的软弱涣散村。刚进村不久,该村2组陕某化在参与公路除杂公益劳动回家后,砍邻居的树而意外死亡,其亲属认为对方应负赔偿责任,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百多人签订“请愿书”,并扬言要把死者遗体抬到村里。事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咨询了律师和法官,查阅了相关法律书籍,还主动请缨,协助镇综办和支村两委,反复做死者家属的工作,让其认识到死者公益劳动收工后,自行砍树造成意外死亡,村级组织是没有责任的,通过几天几夜的思想工作,终于使死者家属放弃借机闹事的企图,化解了一场危机。

  我们工作队还先后组织召开了脱贫户、监测户户主大会和屋场会,给脱贫户讲清:乡村要振兴,脱贫户要先行。脱贫户首先要转换角色、更新观念,树立“等靠要可耻、勤劳致富关荣”的思想意识,以勤劳致富的实际成效回报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给予的扶助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之恩。我主动与村里的有名的脱贫户“刺头”徐明德12次交心谈心,自己掏腰包带其妻子及其儿子到县残联和人民医院,帮助其落实了残疾鉴定和其儿子的“五保”待遇,使徐明德不再视乡村组织为“死对头”,还对驻村工作队“感恩戴德”。我主动与经常穿个旧军衣到县里、乡里上访的脱贫户柳炳敖交朋友,5次促膝谈心,2次开屋场会拉到身边进行教育开导,帮助其认识到应该有感恩之心,稳脱贫、能致富只能靠自己辛勤劳动,终于使柳炳敖消除了爱上访的“坏毛病”。我先后与7名上访大户结为朋友,并和唐斌队长一道帮助支村两委处理矛盾纠纷12起。寨垭村在去年由“上访村”转变成为“无上访村”,受到县政府的通报嘉奖。也就在那一年,寨垭村成为全县少数几个迎市检村和五个迎检村之一,代表市县接受了省市的乡村振兴检查验收,驻村工作“八个推动力”的工作实效与经验得到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好评。该村也获得全乡“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我本人也受到了县政府嘉奖。

  不负重托,踏上了水田岗村的“振兴之路”

  2022年2月21日,局党组安排我到子良镇水田岗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局党组和联系的县领导对我们的驻村工作寄予了厚望:要在非示范村做出乡村振兴工作“样板”.

  我与支村两委一道,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以产业兴旺带动群众稳增收,建设石门西北山区的“小粮仓”。我们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400余亩,工作经验被新华社“点名”示例,在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简报》、4月12日《常德日报》、《常德融媒》《石门融媒》等多家媒体报道。同时,以石门子良青和粮油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打造千亩稻油轮作基地。发展种植油菜1400余亩,稳定稻油轮作面积1200亩以上,种植中稻1350余亩。利用合作社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实施水田机耕、病虫害防治、稻油机械化收割各900亩,亩平增收1100余元。实现全村在家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农户与粮油专业合作社及柑橘合作社等农村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系。仅2022年一年,全村脱贫人口就增加产业经济收入1347元,增速居全镇第一。水田岗村《“四种四收”粮满仓,产业兴旺展画卷》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的典型案例之一,也由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了年集体经济收入12余万元的村.

  为了帮助脱贫户增加收入,我和帮扶责任人主动帮助找务工信息,找熟悉的老板“帮忙”安排就业岗位。我和王鹏(同事)帮助55岁的脱贫户李树杰在湘佳公司找到就业岗位的事迹被传为佳话,还见诸《新湖南》客户端和《湖南日报》。

  我在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不忘宣传水田岗村人共谋乡村振兴的优秀事迹,共有14篇宣传报道见诸国家级及省市县新闻媒体和报刊。

  针对水田岗村位于与湖北、澧县交界“口子村”的 现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抓宣传、“点”“面”结合抓防控,“内”“外”结合防“口子”等有效措施,巧用“志愿红”,点亮“健康绿”,工作经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经验在《湖南日报》之《新湖南》,《常德融媒》《石门融媒》推介。我们还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行动,成为全镇唯一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工作得到县委统战部领导的好评。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12/09/140545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