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衡南县选派乡村振兴联村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队长)和工作队员共1054人,将驻村帮扶工作重点从“选优派强”向“管训促用”转变,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驻村干部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全链条“管”,变“一线驻村”为“全线助村”。一是细管“驻”。出台《衡南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细则》和《衡南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常态化督查重点任务清单》,明确驻村办服务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乡镇属地管理责任,采取纸质签到与“万雁入乡”系统打卡“双考勤”管理模式,推动工作队真驻实干。二是严督“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驻村干部进行常态化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重点查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村民对驻村干部的知晓度和满意度等。三是实考“助”。坚持“日考勤、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制度,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为“较差”等次的工作队,约谈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今年已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工作队111队302人进行3次季度考核,对非重点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06人进行综合排位,推动驻村干部“驻村”更“助村”。
全覆盖“训”,变“基层新兵”为“乡村强将”。一是实战实训提能。按照“县级全员轮训、镇级常态化培训、行业部门分类施训”的原则,采取“专题培训+座谈研讨”“理论+业务”“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培训,为驻村干部充电赋能。今年开展各类培训8场次,培训驻村干部2550余人次。二是擂台比武促能。23个乡镇(街道)组织辖区内所有驻村第一书记(队长)、村党组织书记和联村干部开展基层党建和驻村帮扶“比学评促”活动,围绕屋场党建、班子建设、阵地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底线守护工作机制等六个方面,通过测业务知识、看工作现场、学经验做法、议发展路径、评整体成效,达到相互借鉴、全面过硬。三是典型示范扶能。印发《千名人才下基层 戮力同心振兴》活动简报3期,广泛宣传驻村工作队、后盾单位、派驻乡镇的优秀案例、特色经验、先进典型,向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推送宣传信息稿70余篇,营造人人学先进、争先进氛围。
全要素“促”,变“单兵突进”为“协同作战”。一是领导带头联点。25名县级领导联系24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带领后盾单位定期到村调研指导。创新推行驻村帮扶指导员制度,从派出单位选派416名班子成员或科级实职干部担任指导员,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领导。二是各方齐心帮扶。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组织33家企业和商协会对接33个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发展产业30余处,创建乡村振兴车间133个,解决就业人数2万余人,捐资助建公路76公里。86个县直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111个乡村振兴重点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余元,带动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全县375个村和24个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三是专家精准指导。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选派183名优秀专家人才联乡包村提供技术指导,聘请85名省市县专家组成高品质科技专家服务团为农村经济组织进行技术帮扶,积极培育出宝盖有机茶场、广林玫瑰公司、源氏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3个,建立油茶、黄桃、脐橙、中药材种植等基地10个,实现年产值上千万元。
全方位“用”,变“头雁效应”为“乘数效应”。一是强化待遇保障。全面兑现驻村干部每天60元/人的生活补助,每年不少于50次/人到驻点村往返交通费,第一书记(队长)200元/月、队员100元/月的通讯补助,500元/月的乡镇工作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体检以及10000元的办公经费。二是注重关心关爱。健全驻村工作队慰问机制,实现每年全覆盖实地走访一遍。后盾单位全年慰问工作队员1次以上。今年1月,县委组织部对全县37名表现优秀、家庭困难、因公受伤的驻村第一书记(队长)和队员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32800元。三是树立实干导向。将驻村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职级(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优先使用成绩突出、作风过硬的优秀驻村干部,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至35%,评选优秀工作队37支,优秀驻村干部110名,提拔重用驻村干部26人,6名驻村第一书记(队长)和队员比选进乡镇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