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市凤翔区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探索实施“1334”乡土人才工作模式,不断激发党建引领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新活力。
建强基层堡垒,“一面党旗”引才。一是近三年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6个。先后招引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凌云等20余名返乡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将172名致富能手纳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班子战斗力全面提升。二是出台《关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到标准的村,计提不超过10%的自主经营收益作为村干部奖金。对评选为离任后享受特殊补贴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200元,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三是注重从优秀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和优先推荐提名“两代表一委员”人选,换届时推荐农村“两代表一委员”187名。
健全工作机制,“三项制度”管才。一是建立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党管人才体系,落实《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实行人才工作决策机制和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要信息通报制度等人才工作制度,全面压紧压实各成员单位抓人才工作主体责任。二是制定《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八条措施》,从待遇保障、环境优化、培养晋升等多方面给人才发展成长提供制度支持。三是落实区委常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通过电话联络、开展座谈、入户慰问等方式,持续关注人才切身需求。
立足区域实际,“三大模式”育才。一是实施村干部“蹲苗育才”工程,建立村级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库,实行跟踪动态管理,每年举办一期后备干部“强质提能”培训班,不断提升后备干部综合能力。全区现有村级后备干部361人。二是探索实施“126”乡村人才培育模式,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6.7万人次。该模式获评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12个优秀案例之一。三是出台《宝鸡市凤翔区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办法》,鼓励区域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在职提升受教育水平,对在职取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予以80%学费报销。
聚焦乡村振兴,“四种渠道”用才。一是深入开展“百名专家人才下基层”“区管拔尖人才下基层”活动,2022年,40余名专家人才开展活动200余次,引进项目4个,推广新产品20个,争取资金207万元,解决技术难题32个。二是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以“专家+指导员+特聘技术员+示范户+农户”的方式,汇聚全区40名苹果专家对果树栽培进行指导。三是以城乡团队交流、镇域内交流为主渠道,积极发挥名师骨干在交流轮岗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开展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在城关镇六营村建立凤翔泥塑传习所、田家庄镇南小里村建立木板年画传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核心,开展授徒、传艺、宣传交流、项目实践等活动,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供稿: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