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街道后海社区共有3个党支部125名党员,党员平均年龄65岁,由于整体年龄偏大、人户分离,部分从单位退休转到社区的党员对社区不了解,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管理、志愿活动的意愿不够强烈;少数人户分离的党员因距社区较远对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热情不高;部分年龄较大党员对参与学习、活动不够积极,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党组织工作落实得不到可靠保证。为加强党员队伍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激发党员参与组织活动和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社区党委以开展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工作为突破,通过构建“分类管、量化评、规范考”管理模式,引导党员争当“红墙先锋”,用“小积分”激活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大能量”。
精细分类,精准划分党员类别由“统”到“分”。改变党员管理大一统方式,建立全面覆盖、分类指导,精准量化模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员特点,把党员分成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人户分离党员、病弱党员四类进行管理。科学制定量化积分标准,结合各类党员实际,实行差异化评价,将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人户分离党员、病弱党员基础积分分别确定为25分、30分、35分、40分。长期卧病在床或无行动能力的党员可向所在党支部提出申请,经所在党支部讨论通过并报社区党委同意后可不参加积分管理。按照分类原则,社区党委将125名党员进行了分类,其中在职党员23人,退休党员102人。
科学评定,促进党员教育管理由“虚”入“实”。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统一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台账,动态记录党员积分变化情况。建立“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评星、一年一登记”机制,成立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小组。每月由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小组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参与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讨论赋分;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以党员当季月考核得分情况为主要依据,按照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小组初评、与会人员讨论、有异议党员复评、形成决议的步骤,对党员进行评定记星;每年年底,由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小组,根据党员全年评星累计情况,确定党员年度星级。通过积分管理考核,把党员评议从过去的“优中差”概念转化为通过积分实现量化管理,真实反映党员参加学习、为民服务志愿活动情况,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落实积分制度机制,推动党员管理由“静”转“动”。严格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积分制度机制,激发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热情,推动党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西城家园先锋平台”“志愿服务平台”功能,结合社区当前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并动员党员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落实“三项清单”制度,针对党员的专业特长和群众需求,科学打造服务项目,推进服务个性化、精准化,推动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三项“小清单”落地落实;规范积分评定流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强化结果运用,实现党员管理由“弱”变“强”。树立“正向激励和反向帮扶”导向,以党支部为单位,将党员量化积分考核评星定级的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五星级党员进行表彰,对评定星级较低的党员,采取以强带弱、以先带后方法,帮助后进党员尽快转变思想,推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学习教育和治理活动。在量化积分考核评价制度的激励下,后海北沿50号院长、党员孙传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头拆除违建,协助整治组做好该地区党员群众思想工作,为创城工作发挥了积极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