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开封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举报总量、检举控告数量、初次举报、重复举报同比分别下降46.3%、42.7%、39.3%、53.8%,综合评定降幅为33.57%;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相关举报同比分别下降35.58%、5.88%、6.14%、5%,持续保持下降趋势。信访举报量的明显下降彰显了开封市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向善向好。
近年来,开封市严格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省委、省纪委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扛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标本兼治抓作风、治“四风”、树新风,不断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向上向善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毫不松懈 驰而不息治“四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开封市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日常监督重点,聚焦社会关注度高、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去年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56起,党纪政务处分210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聚焦9个重点乡镇和406个已脱贫摘帽村政策落实情况,强化监督检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64件,党纪政务处分203人。同时,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中不严不实问题和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责任的监督检查。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相关问题642件,党纪政务处分786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封市纪委监委强化“6+3”专项整治监督保障,牵头问题楼盘处置、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两项工作。省交办问题楼盘案件化解率达91.9%。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对市本级5178个项目开展线索筛查,15名公职人员被立案,留置3人,助推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排名上升为全省第一位。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今年“五一”期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0起、问题29个、41人(次),协调工商、税务、财政、督查等部门,组成62个检查组,对274个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共发现疑似问题线索23个。此外,开封市以“汴梁清风”行动为抓手,对不吃公款吃老板、违规支出变通入账、收送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深查细纠。去年以来,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25起、党纪政务处分149人。
科技赋能 标本兼治抓作风
近年来,“四风”问题不断隐形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开封市坚持标本兼治,创新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督,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互联网+监督”平台,为整治不正之风插上“大数据”翅膀。开封市纪委监委聚焦民生领域资金管理使用、基层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重要方面,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倾力打造“互联网+监督”平台,包括民生监督、政务监督、廉通企业3个子系统。平台录入各类民生资金数据3300多万条,政策法规文件110份,建成10个基础数据库,共发现疑似违规数据10万余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900余万元。
群众最痛恨“蝇贪”“蚁腐”。开封市纪委监委依托“民生监督”平台,利用大数据“互斥”功能,精准发现和查纠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等问题,深挖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去年共排查低保、危房改造领域疑似违规数据16.6万条2491人次,相关人员主动退缴违纪资金944万元,处理40人,下发监察建议9份。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紧盯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工作中的干部作风问题,开封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深度对接和融合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四平台”,建立“红黄灯预警、相关部门督办、纪检监察监督问责”的线上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全市5811个基础网格、1.6万名专兼职网格员、各级责任部门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协同共治,以作风建设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封市纪委监委牵头打造“亲清连线·廉通企业”监督平台,引导市场主体、相关企业在平台上便捷反映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该平台上线以来,已及时处理各类咨询、投诉192件。开封市在2019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第一方阵,政务服务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公车改革之后,公车私用等问题成为“车轮上的腐败”新变种,且隐蔽性强。针对这一问题,开封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一套公车“轨迹自动性预警,费用电子化防控”监管机制,指导杞县充分运用公务用车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监督试点工作,在宾馆、饭店、医院、车站、旅游景点等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实时查看车辆运行情况、回放车辆运行轨迹,对疑似“公车私用”情况平台自动预警。开封市纪委监委还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集中整治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对2018年以来全市公务用车存在的3个方面15类问题实施重点整治和规范,已实现公车运行实时监督,党员干部规范使用公车意识进一步增强。
破立并举 锲而不舍树新风
作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关键在树新风。开封坚持纠治并重、破立并举,既抓面上的问题,也抓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既注重解决新发生问题,也注重防止老问题反弹反复。一方面重拳出击、狠刹苗头,深入整治“微腐败”“绊脚石”;另一方面倡树新风,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治“四风”、树新风,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
“把亲人的廉情寄语创作成书法作品,然后把全家福照片和书法作品合成一体,设置为手机屏保,每次用手机,既温暖又清醒。”开封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李培介绍,每年机关都会开展“清风正气伴我行廉情寄语记心中”活动,一句句廉洁寄语、一次次廉政提醒,让党员干部在家人提醒中把牢廉洁关口,借助亲情力量守住廉洁底线,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开封市在探析包公文化廉洁家风因子的基础上,推动包公家风家训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一把尺子,打造“一府(开封府)一湖(包公湖)一祠(包公祠)”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阵地功能。围绕包公家风元素,创新推出三维动漫《铁面包公》、系列微视频《“萌版”包公话廉洁》等,强化了家风阵地的内容建设。
“守住钙源补好钙”。开封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面镜子”重要论述精神,推出兰考脱贫、家书及焦裕禄精神在开封等图片展和长篇通讯,组织编撰书籍《焦裕禄精神与加强作风建设》、拍摄《焦裕禄在尉氏的岁月》专题片,弘扬焦裕禄精神和基层干部的奋斗精神,广泛传播清廉家风文化。同时,着力做好张伯行“一馆一园一故里”建设工作,在兰考展览馆打造张伯行廉政文化馆,依托“青莲湖”打造张伯行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在仪封镇十五村打造张伯行故里。围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中的清廉家风积淀,以岳飞“精忠报国文化”、岳飞庙为依托,建设精忠报国廉洁文化广场,组织宣讲“岳母刺字”家风故事和岳飞的清廉家风事迹、家风家训,传承先贤的家国情怀、忠勇勤廉。此外,还着力打造“十八道湾清廉家风文化示范带”,引导党员干部感悟忠勇、品味清廉。
“清风劲吹,让廉洁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涵养良好家风……”开封市强力推动廉洁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共筑清风林”“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清风汴梁传承优良家风”“汴梁清风进万家”等活动,参加的党员干部家庭成员近50万人,使好家风传统深入领导干部心中。
春风化雨,化风成俗。开封市重点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开展“一县一品”廉政文化建设,打造“一渠六河”廉政文化示范带,举办“清风廉韵沁菊城”廉政书法展、廉洁家风宣讲、“汴梁清风杯”廉政楹联征集等活动,组织编写关于清官张伯行的廉政思想书籍及48集电视剧本《张伯行》,不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旗帜鲜明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开封市创新开展“问责预警”,对“问责预警”事项,凡能够及时改进作风、整改问题的,既往不咎;问题整改不力、工作进度严重滞后的,启动问责程序,对直接责任人员和责任领导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去年以来,在脱贫攻坚督查巡察和暗访调研工作中,共下发问责预警通知书51份,整改率大幅提高,同时保护了一线扶贫干部的积极性。
开封市纪委监委出台《预防和惩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行为办法(试行)》,依法打击涉嫌违法恶意举报人员49人次,为受到诬告陷害的4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协助市委出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积极合理容错纠错。制定《受问责干部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符合有关条件的干部,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组织部门推荐使用,激发干部积极性。去年以来,开封市已有两名受问责的干部被提拔重用为县处级领导干部。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绝不让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卷土重来,绝不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盛行,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卢志军说。(张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