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来,红花岗区以深化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为抓手,建优建强法律援助律师库,通过搭好台子、教好法子、迈开步子“三子联动”构建法律援助体系,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助力青年律师人才队伍培养。
搭好台子,吸纳律师人才搭建“练兵场”
搭好“阵地”平台,中心建设标准化。将法律援助中心搭建在局机关一楼大厅,配备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法律咨询窗口、法律书刊读物宣传角、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建立上墙坐班律师工作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案件公开投诉制度、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及流程公示等各项职能制度,高标准打造法律援助阵地平台。建好“人才”平台,队伍建设科学化。依托阵地建设,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库,吸收涉及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等各领域专职律师62人,按照执业年限“老中青”搭配,有执业5年以下律师43名、5至10年律师9名、10年以上律师10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律师31名,按照工作制度每日配备值班律师1名,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咨询、法律援助指引。用好“积分”擂台,管理考核制度化。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根据“可量化、可评判、可执行”的原则,制定积分考核办法,将法律援助来访接待、咨询登记、受理、指派等工作量化“赋积分”,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组建积分评判小组,采取“一人一记录、一案一公示”的模式公正“算积分”,将积分结果与援助律师法律援助案件量、评先选优相结合高效“用积分”,营造争先比优的浓厚氛围。
教会法子,拓宽培养路径耕耘“育苗圃”
“理论武装法”筑根基。按照“日清”“周结”“月练”的“日周月循环学习法”,固化“每周学习日”工作机制,开展法学理论线下线上交流学习,跟进学习不断更新的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推动援助律师具备强大的理论基础,走好以学促进、以学促升之路。“循序渐进法”强本领。建立“全天候”人才培养模式,在指派案件时由易到难,对执业时间短的青年律师优先指派案情简单的抚养费、赡养费纠纷等案件,逐渐提高“新人”实战经验、全局视野、前瞻能力;待“新人”成长后,再加码施压,为其指派复杂的劳动纠纷、工伤纠纷等案件,切实让青年律师成长为“多面手”,打好援助律师“金字招牌”。“老新帮带法”解难题。充分运用积分管理办法,建立“师带徒”培养模式,明确积分高的援助律师通过“一对一”培养、牵头带领援助团队的方式抓好帮带,同时线上依托微信、钉钉群等随时随地聊业务知识、谈实际困难、迸创新思路,线下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援助律师论坛”等活动载体,共解案件“疑难杂症”,让青年律师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迈开步子,夯实工作本领提升“满意度”
聚焦案件办结率,推动援助质量“跃步”提升。法律援助中心及律师库建立以来,通过规范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流程,打造法律援助办案“标杆”,推动援助律师间在相互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业务能力及卷宗规范装订能力,从而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2023年办结案件491件,满意度评价100%。聚焦实践锻炼,推动能力素质“稳步”增强。鼓励青年律师积极参与异地案件和多类型案件办理,全面提升多维能力素质,推动青年律师人才到周边县区和浙江、湖南等地异地办理案件5人次,依托“法治红花岗”微信公众号等载体,采取青年律师开展“今日说法”“分析案例”等方式发布相关法律宣传文章30余篇。聚焦部门联动,推动法律服务“齐步”协同。不断推动和引导法律援助律师团队自愿协助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区综治中心、区检察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法律服务,积极参与特殊学校、社区矫正人员法治宣讲,参加信访复查会、认罪认罚值班工作站值班等活动200余次,加快学习成果和法律服务成果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不断释放律师人才社会服务效应。
信息来源:遵义市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张德竹、聂小凤
二审:张南君
三审:陈远龙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