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宁县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等方面精耕细作,着力破解村干部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广开视野“选”,激活人员“蓄水池”。深入实施基层骨干培养工程,按照每村动态储备4-6名后备干部标准,通过个人自荐、村民推荐、支部举荐等方式,重点从本村致富能人、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摸排出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综合能力强的人员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报县委组织部联审备案,组织纪检等部门开展联合审查,对人选逐一进行“体检”,将联审合格人员纳入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从源头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质量。
拓宽平台“育”,铺设成长“快车道”。坚持“按需供给、因材施教”培养理念,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围绕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及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内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邀请领导专家、行业骨干、致富能手等,分批次、分阶段、递进式进行后备干部常态化跟踪培养。健全由镇党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或者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构成的“N+1”结对帮带机制。根据个人特长和村级发展需求,让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中心事务,尽快熟悉农村环境、工作节奏,提升后备干部的“成长速度”。
从严从实“管”,扎牢纪律“篱笆墙”。动态化管理村级后备力量档案信息库,实行“一村一库、一人一档”,全程记录村级后备力量工作实绩、教育培训、奖惩情况、性格特点等现实表现。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乡镇、村党组织管理职能作用,后备干部每半年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工作等基本情况。根据后备干部的工作开展、能力素质、实绩实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把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才及时吸纳,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良好机制,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整体活力。
压实担子“用”,锻造发展“生力军”。坚持边培养边使用,科学制定村级后备干部使用计划,让全县750名村级后备力量全面参与村(社区)“两委”工作,在乡村一线具体工作中“练兵”。对发展潜力大、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大胆使用,在村“两委”出现空缺或换届选举时,按程序进入班子任职,将特别优秀的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做到备用结合、量才适用。打破地域限制,鼓励支持通过异村任职等办法,实现优秀村级后备人才资源的统筹利用、优化配置。近三年共有157名后备力量补选到村“两委”干部队伍中,推动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更好、结构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