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在重庆两江新区,“社区学院”建设是一个创新性的探索。
7月9日,两江新区社区学院建设现场交流会举行,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皮涛在会上同直属街道、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高标准推动社区学院各项工作。
社区学院工作自2022年11月启动,起源于“文明实践·兴趣两江”品牌的探索,2023年在康美街道金竹苑社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先行试点,试点成效显著。
“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建设社区学院,是我们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强城市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皮涛表示。
截至目前,社区学院已在新区8个直管街道全面推开,各街道充分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实施,成效显著,社会反响热烈。
其中,康美街道已组建5大社团联盟、35个社团,累计参与居民达1万余人次;鸳鸯街道聚焦“供需适配”,设立特色兴趣课程20余项,深化品牌打造,推动实现一社一品;天宫殿街道统筹“天天向上”社区学院,已累计开设兴趣课程60余个,组建兴趣小组70余个;翠云街道建成社区学院4个,开设兴趣课程18种,吸引社区居民、企业员工4000余人参与;大竹林街道已打造精品社团20个,开展各类文体活动400场次、惠及群众4万余人;金山街道开设社区学院意库夜校,常态化参与活动群众达到2.3万余人。
自启动以来,两江新区“社区学院”累计已惠及基层群众超10万人。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是两江新区推动“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的一个缩影。
民心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社区学院有效解决了人与社区‘弱连接’、传统‘大喇叭’宣教效果差等问题,拉近了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更加有力,邻里关系更加和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杜术林表示。
而通过建设社区学院,两江新区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背景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一方面,将党建引领贯穿治理的全过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效将群众组织起来,情景式、场景式融入宣传教育政策,润物无声做好群众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工作,实现与人民群众学在一起、乐在一起。
另一方面,推动兴趣点单、兴趣活动、兴趣展示、榜样礼遇形成闭环,让群众在兴趣活动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在兴趣展示环节找到参与感,在榜样礼遇中找到价值归属,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实现“文治”“德治”“自治”的有机结合,让社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的精神家园。
同时,社区学院已被市委宣传部作为全市“三个一批”文化体制改革典型案例予以培育。立足社区学院谋划的“居民兴趣小组服务”一件事应用已纳入市“高品质文化生活”综合场景,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社区学院线上线下双向拓展,初步实现居民兴趣需求智能匹配、场地管理一屏总览、活动调度高效协同、全程服务形成闭环。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是价值取向,更是实践要求。
接下来,两江新区将边建设、边运行、边改进,在实践当中推动工作、总结经验、做好服务,力争形成标志性成果,真正将“社区学院”打造成为两江新区靓丽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