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时评

莫让“蝇贪蚁腐”伤了民心

发布时间:2024-07-18 07:58:09 作者:admin   来源: 四川省监察委员会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到四川调研。他指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历史充分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决策部署,对于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蚂蚁”虽小,其堤可决,“苍蝇”成群,其害如虎。基层“微腐败”因具有隐蔽性、广泛性、日常性等特点,常常会被误认为“疥癣之疾”、无伤大雅而一笔略过,也正因如此“微腐败”的整治面广、根深、易反弹,我们只有特别关注,着眼于细微之处,方能无微不“治”,自下而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纠治“微不足道”的思想观念。不过是礼尚往来的人情,有的村干部碍于“面子”,面对“小恩小惠”放松警惕,认为“微腐败”不是腐败等错误的观念,在基层干部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殊不知,民心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退让中失守的,看似金额不大,实则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才能真正刹住“歪风邪气”。要想拧紧思想总开关,就要抓好纪律建设,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党的纪律规矩,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原原本本学、逐章逐句悟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各级各部门既要常抓更要长管,利用有效多样的学习形式,如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旁听案件庭审、编印警示教育读本等,同时注重深入挖掘和剖析本地区查处的“微腐败”典型案例,提供菜单化、精准化教育内容,持之以恒的为基层干部“敲响警钟”,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教育热潮中,树牢规矩意识,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让党纪真正成为行动指南和日常遵循。

  凝聚“微查秋毫”的上下合力。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有些基层干部还抱有“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监督力量不足,隐蔽性强,“熟人社会”等多方因素都成为了“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基层反腐,重在基层,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群众往往是最先知道腐败源头的人,我们一定要依靠群众,畅通来电、来信、来访等各种渠道,积极宣传网上信访举报平台,鼓励群众积极提供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出群众的监督力量,让微腐败无可遁形。同时也要发挥好上级部门监察督查的作用,一杆插到底、查到底,运用好交叉监督、提级监督等手段,紧盯基层的重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从严整治惩处。

  编牢“细致入微”的制度笼子。实践反复证明,制度建设是管理党员干部的治本之策,只有坚持制度治党,扎紧纪律规矩这个“铁笼子”,才能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才能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始终,进而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基层党组织要深入查找制度建设的薄弱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监督管理的空白点,找出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基本规律,及时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火墙”。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手段,突出监督重点,切实做到制度的制定、完善和督查、执行相结合,切实强化日常监管、阶段检查、责任追究和考核奖惩,形成真正用制度管权、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体制机制。

  人民群众感受最深切的、最深恶痛绝的往往是发生在身边的“微腐败”,我们必须通过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来回应人民期盼,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贯穿始终,和人民群众一道将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者:樊胜)


原文链接:http://www.scjc.gov.cn/scjc/mlsp/2024/7/17/d6c89a3055584110866d7d217a95210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