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人工智能、纳米新材料、光子等领域为重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图为近日,工作人员在苏州光电技术研究院的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车间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因科技持续创新突破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现实所需,更是未来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精髓要义,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理论逻辑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内涵。马克思曾鲜明地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强调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包括原有生产要素的更新和加入新的生产要素。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升,科技创新是实现跃升的核心因素。科技创新具有渗透性,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把新的生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拓展劳动对象范围、改造生产工具,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演进。
从历史逻辑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是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发展历史的崭新篇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带来了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在与经济社会加速渗透融合,由数据、算法、算力等构成的新生产力要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创新性配置、结构性重组,赋予生产力新的质态,催生了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牛鼻子”,没有科学技术的突破就没有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发展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耦合。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产业发展。坚持创新对接产业,强化基础应用研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做优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创新联合体,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二是探索场景驱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新范式。营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大场景上,以新技术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三是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潜力。加快构建“中小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体系,分层分类培育。建立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产学研用协同破题”攻关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激发企业创新意愿和能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创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过程。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实现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让传统产业再发出“新芽”。组织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推进传统产业依托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转型提升,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加快建设“工业大脑”,改造传统产业工艺流程,助力传统产业降本增效。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技术路径和要素结构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在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基础之上,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物质资源消耗较少和成长潜力巨大等特点。要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发掘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集群。三是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稳定性。围绕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和自主可控。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催生更多新模式。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赋予了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属性,催生了“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算法(新型劳动工具)+算力(新型劳动主体)”驱动的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5G、光纤宽带、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激活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数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资源和新质生产要素。要明晰数字产权,保护数据所有者核心权益,提高数据要素供给能力,增强数据要素对科技创新的赋能效应。尽快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高规模、高质量、高利用率的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协同联动机制。三是加快数字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发展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家居、智慧教育等新业态,促进新质生产力新业态发展。
强化新质人才引育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批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劳动者,其中新质人才是具备技术思维、复合思维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新模式的创造者、新产业的引领者、新业态的塑造者。一是靶向招引前沿紧缺人才。制定海外人才引进规划和需求清单,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建立面向全球的引才网络平台,一对一匹配国内“朋友圈”。加强“以才引才”“团队式引才”,面向跨国巨头、顶尖公司“成建制”引进一批创新高端人才。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围绕各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创新需求、产业链缺失环节,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培养具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滚动支持发展潜力大的人才项目,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落实落细各级各类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多市场、技术、服务支撑,让人才找到最需要的资源要素、享受最优质的创业服务,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加强科技创新对外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能够吸引全球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共同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又可以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科技创新成果、为我所用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优化驻外科技机构设置,在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布局一批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就近就地开展创新合作。鼓励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创新资源双向流动与开放。二是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举办全球性科技创新年、科技对话合作、科技峰会等,丰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倡导全球创新共同体意识,打造一批互利合作的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合作,鼓励国内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推动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对外科技合作。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学的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要聚焦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堵点痛点,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障碍,充分释放创新主体潜能,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一是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探索建立多部门、多机构共同提炼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的有效机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完善定向择优、地方联动等重大任务组织方式。二是优化科技人才评价。突出分层分类,兼顾科技人才共性化与个性化发展,更多引入市场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和国际评价等途径。探索常规通道和快速通道并存模式,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中的话语权。三是优化科技金融供给。引导金融服务向中小微科创企业、科创企业早期和产业链前端延伸,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更多投向初创期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围绕企业研发关键环节、产品(软件)首购首用等方向,支持保险机构推出更多科技保险新险种,降低企业创新损失。
(吴庆文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