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着眼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要求,将人文关怀融入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功能中,从小切口入手、在细微处用力,探索建立“微心愿”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常态长效,助力基层治理根植群众更有力度、更显温度、更富精度。
聚焦群众需求,征集“微心愿”。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微小性、可行性,以解决群众小微困难、个性诉求为方向,推动党员干部在走访基层中深入、细心地挖掘、掌握群众需求。建立“微心愿需求清单”,为群众需求精准把握、群众困难及时帮办、群众问题清零销号提供基础支撑。线下,依托66个党群服务中心、105个“左邻右舍”服务站,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楼栋长和党员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张贴宣传单页、走访入户、设置窗口咨询台、设立心愿箱、发放心愿卡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全方位征集合情合理、易行能办的群众“微心愿”。线上,利用先锋网、微信群、视频号等媒介平台,扩大“微心愿”的知晓率影响力。开发“两单五微”精准党建服务信息化平台,智慧化收集建立社区居民“微心愿”信息库。社区党组织对线上线下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梳理汇总、核实审查、分类登记,实现心愿滚动征集、内容分类管理、服务结合实际、需求精准派送,切实增强社区党员群众、基层党组织、区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治理认同和参与主动。
撬动多元力量,认领“微心愿”。坚持共建共享,注重多元化、普及化,整合辖区惠民政策、共建单位、党员能力等资源清单,建立“镇街统筹领导、社区对接服务、社会共同参与”的“1+1+N”圆梦队伍。明确由镇街党组织作为群众“微心愿”处理的统调中枢、责任主体,及时筹措资源,推动项目认领、资源调剂和心愿落地。积极引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灵活采用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点亮”居民“微心愿”。依托党建联盟、党建共建,撬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开展跨社区、跨单位、跨领域认领,鼓励引导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退休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积极参与认领,为困难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群众不仅成为受益者,也成为主动参与者。倡导“兜底式认领”,对于难度系数较高、搁置时间较长的“微心愿”,发挥镇街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发动党员“兜底”认领或由党支部指派兑现,保障群众“微心愿”个个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助力构建共治共享、双向服务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搭建对接平台,圆梦“微心愿”。坚持上下结合,注重参与性、体验性,结合结对帮扶、走访慰问、主题党日等,建立完善微心愿认领平台,搭建群众“所需”与党员“能为”的桥梁和纽带。综合运用“组团式”“众筹式”“项目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认领对接会、“两单五微、为爱点灯”故事会、“薪火相传、微爱同行”等活动,让“微心愿”汇聚“大能量”,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依托“党建联建、活动联办、经验联学”的区域化党建,开展“新新向党、兴新向荣”“孝老爱亲聚活力 养老服务微动力”“党建联盟促发展 圆梦心愿春风行”等主题活动,现场为群众圆梦,确保“群众需要什么党组织就提供什么”。组织爱心个人及单位为困难群众上门解决诉求,通过“面对面”走访为出行不便、无法使用手机上网的困难群众兑现心愿、送上温暖。截至目前,全区共精准匹配群众需求清单和社区资源清单,圆梦居民微心愿8100余个。
健全闭环机制,保障“微心愿”。坚持效果导向,注重长期化、机制化,围绕征集、发布、办理、保障、完成、考核六大环节,建立群众“许愿下单”、支部“分类派单”、群体“认领买单”、社区“跟踪随访”、居民“监督评议”、组织“定星表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心愿融合、群体融合、服务融合”,促进党组织与群众良性互动、同频共振。把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党组织匹配群众需求和服务资源完成情况纳入党组织“星级评定”、干部(公务员)平时考核加分项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民主评议、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重要参考。将“微心愿”活动打造为党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品牌,巩固建立“心愿落实”服务评价制度,规定在职党员结合“让社区多个帮手”周六下基层活动,上报服务日志,社区党组织如实记录情况,全程纪实档案。每季度邀请线下居民、线上网民广泛参与和评议监督,定期对党员进行评价打分,并将评议结果反馈给所在党组织,结果与平时考核挂钩,真正做到为群众办事、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