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日,“青年学子安徽行”合肥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座谈会在合肥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的90名学子将在合肥进行为期4周的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合肥城市发展变化。
尚贤礼士 合肥诚意满满
广聚天下英才,广集创新力量。7月11日,首批来自北京大学工学院、新材料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13名学生上岗市、区等12家部门单位,开启了在肥的实践生活。基于本年度开展的“青年学子安徽行”合肥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今年合肥市共梳理了100个实践锻炼岗位,并与9所大学的本、硕、博学生进行双向匹配,确定了90名高校学子在全市24个市直单位和6个县区进行社会实践。
“热情欢迎各位高校学子来肥就业创业,希望大家能在实践中收获真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合肥实际相结合,实现个人与城市的共融发展。”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中将妥善安排衣食住行,健全交流汇报等制度,安排专人帮带指导,帮助学子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在中国科大进行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郑晨,在社会实践里匹配到了与本专业相符的对口单位。
“从高匹配度的岗位,和实习安排的细致,已经感受到合肥的热忱与关怀。”郑晨说。以此次实践为起点,他将内化专业知识能力和学生工作经验,发挥特长优势,为城市发展献智出力。
为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对顺利完成本次社会实践的学生,将按时拨付实习补贴、餐费补贴。同时按实际标准发放各高校往返合肥的交通费,并为参加实践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落实服务保障。
广聚英才 发展相得益彰
对于人才来说,精确的政策必不可少,纵深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厚积薄发的科创能力更加重要。谈起对合肥的印象,清华大学2022级法律硕士李嘉骜侃侃而谈,最近几年,他经常能从不同渠道了解,位于合肥科学岛的“人造太阳”屡创世界纪录、“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安全时间传递等多项重磅科技成果接连涌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此次实践中,我们不仅渴望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也期望能在相关部门了解体验到政府决策背后的深思熟虑与运作机制。”李嘉骜表示。对于家在合肥的北京大学工学院硕士生韦芃臣来说,本次实践里,他既怀揣着回到家乡追求发展的渴望,又满怀激情希望将合肥的发展潜力介绍给同窗好友。因此,作为此次北大安徽实践团的团长,甫一返肥,韦芃臣便利用周末时间,邀请同学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包公祠等景观,实地感受合肥底蕴。在他看来,合肥秉持着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与转化齐驱的发展理念,与北大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样的契合点,我有责任也有热情去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更多北大同窗深刻感受这片大地的辽阔与多彩。”
人才需求在哪里,服务的“橄榄枝”就延伸到哪里。据悉,除实践工作外,合肥市还将安排实践学子参访重点产业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优秀文旅项目等,体验城市多元素项目活动,近距离感受科创合肥和魅力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