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是继党的二十大确定“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后,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为什么要改”“从哪里改”“怎么改”三个维度去认识和理解。
一、从“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维度把握“为什么要改”这一本源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发展和提升进阶,经历了从“人才优先发展”到“人才引领发展”再到“人才引领驱动”的历史转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才工作定位的变化,党的二十大在提出“三位一体”系统布局的同时,将人才工作定位从以往的保障性要素安排,提升到生产力要素中去总体考虑、联动部署,这充分说明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战略性和优先级被进一步强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我们国家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在未来发展中,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奠定大国竞争力的核心基础。
面对这些新变化新需求,传统的人才发展治理结构、方式和手段面临重大挑战,亟须构建一套与高质量发展有效协同、与强国复兴战略有效呼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因此,谋划当前人才工作,必须深刻把握“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这一基本逻辑,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形成人才引领驱动的倍增效应。
二、从“人才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实践维度把握“改什么”这一具体问题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遵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构建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需要,从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入手,从人才工作的短板弱项和关键点位抓起,积极探索构建顶格推进、导向鲜明、聚焦发展、有力支撑的人才工作体系,最大限度盘活人才资源、发挥人才效能、激发人才动力,着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人才要素基础。
坚持党管人才,加快形成一体联动、高效协同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人才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种行业、多方主体、多重要素,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也要整合资源、统筹要素、协同推进,必须打开格局、打破壁垒,突破部门、行业、领域的限制,打好总体仗。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和“抓战略、抓政策、抓项目、抓协调、抓保障、抓服务、抓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全面加强对人才政策、资金、资源、活动的统筹,形成上下联动、协作高效、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当然,党管人才不是包办一切,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而不是由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具体事务,而是要不断改进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重点从完善领导体系、职能分工、权责结构等环节入手,通过建章立制、明晰责任、健全体系,推动党管人才机制化、工程化、具象化。
强化产才融合,加快形成创新涌动、活力迸发的人才发展机制。牢牢把握“人才跟着产业走是主流,产业跟着人才走是趋势,人才资源只有与产业、项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财富创造价值”这一基本规律,更加注重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和衔接性,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立足“人才链”拓展“产业链”,动态建立人才需求图谱,充分发挥顶尖人才对于拓展产业的张力作用,打好“乡情乡音”牌,持续实施“情系珠源·人才兴曲”、“珠源英才助学”等人才工程,通过双招双引、组织曲靖籍在外人才走进家乡等多种形式,鼓励在外曲靖籍优秀人才以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智力支持等方式支持服务家乡建设,并有针对性地从深圳、广州、上海等产业富集地区引进和对接一批能够推动曲靖产业升级特别是未来产业布局的“塔尖人才”,以“人才突破”带动“发展突破”。
倡导优秀优先,加快形成诚意满满、拴心留人的人才服务机制。针对人才已经进入流量时代这一变化,坚持从人才视角出发,深入思考人才“来曲靖是为什么、在曲靖能干什么、留在曲靖会得到什么”等问题,系统谋划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住房、工作、生活、家庭等“一揽子”留曲事宜,持续巩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机制,细化落实“珠源英才卡”等人才服务事项,探索建设人才街区等人才集聚载体,为人才提供集成式、全方位、个性化优质服务,让人才时时事事处处都能感受到礼遇,变“人才流量”为“人才留量”。
三、从“尊重人才发展规律”的科学维度把握“怎么改”这一路径问题
人才工作必须按规律办事。针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社会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才工作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八个坚持”原则,这是对现阶段人才工作规律的全面总结,也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和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人才工作一般分为政策引领、市场引领、环境引领三个阶段。当前,曲靖人才工作正处于从政策引领向市场引领的过渡阶段,政策引领仍有空间,市场引领基础不牢,环境引领明显不足。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过程中,无论是制定人才政策,还是筹备人才活动,都应结合曲靖发展特点、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可承受、可落地的人才计划和工程。突出政策引领,积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紧跟发展节拍推动人才政策迭代更新,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全链条”人才政策支撑,不断提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突出以点带面,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统筹各方力量打造一批人才工作典型和示范,在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人才集中领域探索建设“人才特区”,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赋予用才主体更大自主权,鼓励创新、先行先试,建成一批体制机制活、氛围环境优的人才工作改革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持续巩固、全面提升。突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政策指导、市场主导、人才先导,服务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原则,谋划筹建人才发展集团等市场化人才服务平台,实体化运行曲靖市现代产业人才培训学院等人才集聚载体,积极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工作市场化水平,加快形成“政策有力、市场有效、人才有为”的人才工作格局。
聚焦重点群体,突出战略人才。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关注的重点人才群体,正由传统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工人才“六支人才队伍”框架拓展到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七类人才”。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以往属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内的“科技人才”,不仅被提到首要位置,而且被进一步细分为科学家、工程师两类人才。这反映出我们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认识深化和重心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人才政策精准度不够、人才投入“撒胡椒面”等问题,更好将“人才引领驱动”作用落到实处。我们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必须把握好这一尺度,将更多资源、更多力量向重点人才群体倾斜,同时也兼顾其他人才,不断夯实人才基础。
全面加强对外开放,主动融入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为我所用”开放理念,全面融入国家“3+N”国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布局、全省“1+5+N”人才雁阵格局,持续加大人才交流合作,用好用活东西部省份对口协作、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等重大政策机遇,持续做好“博士服务团”、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工作,全方位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以及各类院士、知名专家的人才协作,争取共建共享一批创新载体、转移转化一批科技成果、集聚吸纳一批创新创业团队,为服务和推动发展链接导入更多高端人才支持,以人才融合催动发展融合。
坚持系统思维,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区域竞争乃至大国之争,表面看是产业、资本、信息等要素的竞争,但本质上主导这种竞争的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欠发达地区,想要在日趋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中“虎口夺食”,必须用好优势、打开思路、从中突围。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责、权、利的维度,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一体谋划、系统推进,构筑起“引”“育”“留”“用”一体化的闭环体系,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多年困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各类人才在珠源大地心情愉悦、激情奋斗。
严波(曲靖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