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在“强头雁、育雏雁、引归雁”上下功夫,着力激活“雁阵效应”,扬优势、补短板,不断织密乡村人才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坚持“头雁”领航,建强乡村振兴“带头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领头雁”,12个村均实现“一肩挑”,夯土垒基“头雁领飞”作用明显。抓教育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培训内容主要有党的创新理论、财务知识、“三资”管理和产业发展等。2024年共组织培训4次80余人;组织到区外考察学习2次30余人。抓比学赶超。开展擂台大比武、现场推进会、村干部绩效考核等活动,摆擂台、亮真招、促担当,激励村干部主动作为。将上级扶持政策、资金优先向积极干事的村组倾斜,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干事氛围。抓述职评议。将村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等作为述职评议考核重点,制定量化评分标准,开展满意度测评,严格开展述职考核评议,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项目支持、资金支持等挂钩,促进各村书记找差距、定目标、明方向。
加强“雏雁”培育,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注重年轻干部培养,将一批年轻干部选入村“两委”班子进行培养,将一批年轻干部纳入乡青年人才党支部培育,建立“一对一”帮带制度。立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开设能力提升“田间课堂”“火塘夜校”“庭院会议”等活动,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等知识,邀请区级业务骨干、乡贤能人、专家学者等进行线上线下授课。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力度,除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外,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小组干部开展兜底培训,今年已举办专题培训2期,培训村组党员干部330余人。加强后备干部政策理论、党建实务、经营管理等系统业务培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建立后备干部见习培养机制,让后备干部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全面熟悉具体工作。
做好“归雁”回引,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分为6个组深入各村分析研判,对各村高校毕业生、优秀退伍军人、在外经商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掌握各村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实现精准引才、靶向引才。找准“产业+项目+人才”融合发展路径,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聚焦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围绕康养文旅、现代农业、咖啡茶叶等产业链布局,以项目为载体,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建立关心关爱人才长效机制,建立挂联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联谊交流、调研座谈等活动,帮助解决各类困难10余件,提高人才归属感。组建云仙乡商会、乡贤工作站等社会组织,通过现场观摩、茶话座谈等方式与各方乡贤能人就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活动。鼓励乡贤人才回乡“筑巢”,全面收集退休干部、经商人士、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创新创业人员等云仙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建好“本土乡贤人才库”,共收集乡贤信息91人,确保乡贤能人数据信息准确、作用发挥明显。
鲁文波(思茅区云仙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