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阳县黄沙街镇的“暖心茶室”听民情,到柏祥镇的“和顺堂”畅民意,再到筻口镇的“农家夜话”解民忧,一幕幕和谐场景展现了党建引领汇群英、基层治理提效能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岳阳县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巧妙借用“群英”之力,深入破解基层群众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之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服务新路径。
矛盾纠纷“群英”解
走进岳阳县黄沙街镇的“暖心茶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群英谱,上面记载了158位群英的名字和他们调解矛盾的事迹。这些群英来自能够影响当事人的关键人物,他们中有“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志愿者和热心参与社会事务的村(居)民代表等。正是因为他们公道正派、热心公益、群众信服,很多“急难杂症”迎刃而解,先后解决了积压多年的违法建设、产权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问题,基层治理成效明显。
自2019年6月以来,黄沙街镇居民李先生、周先生因土地使用权属问题多次产生纠纷,因该土地使用权问题时间跨度大、牵扯历史遗留问题多,当事双方均不肯让步,并扬言采取极端方式处理,矛盾纠纷一再激化升级。2024年7月,黄沙街镇党委政府在充分了解事情经过的基础上,积极动员老民警、驻村辅警、老党员、村、社区干部等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人、人员熟、威望足、信息灵、情况清”等优势,采取公正、耐心的态度,邀请双方当事人在暖心茶室进行沟通交流。
通过群英“面对面”了解双方意见,“背对背”做疏导工作,在讲究人情温度的同时讲述相关法律条文,在不懈努力下双方自愿签订息访息诉、人民调解协议书并达成和解,至此,沉积近五年的矛盾纠纷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群英来源于群众,也最理解群众。黄沙街镇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基本原则,借助群英之力,化解了20名农民工欠薪纠纷,解决了土地纠纷信访积案,还曾让争吵多次的左邻右舍和好如初,众多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一时之间信访量下降80%,呈现出和谐稳定的局面。
“是非”判断靠民智
“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请群众当“裁判”,让“是非”接受公开评议,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凝聚了最广泛的共识。岳阳县柏祥镇巧妙地将“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与“和顺致祥”党建品牌相结合,在每个村(居)以集中的自然屋场为单位,建设了42个“和顺堂”,召开屋场协调会76次,服务群众1400余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75%。
在和顺堂建立之初,柏祥镇党委书记黄静曾对村民说,“我们在和顺堂召开恳谈会,就是想听听乡亲们对村里面的发展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不讲客套,不走过场,大家有什么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这一席话让群英的“话匣子”轻松打开,围绕着民生实事“金点子”都竞相涌现。
“村里事情搞得蛮好,只是今年先是涝又是旱,粮食收成不好、渠道、山塘淤积严重,单靠村组补偿、维修勉为其难,希望镇里拨付奖补资金。”一名村组长在和顺堂的恳谈会上反映。面对这一事情,群英进行商量讨论,一致达成共识,希望村里能够向上争取资金,尽量补偿受灾群众损失,尽快清淤,恢复农业生产。经过多次讨论后,组长代表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得到了村书记的肯定答复,有效保障群众的利益。
“一人肚里没主意,三人合伙有妙计。”和顺堂将是非的判断交给群英,充分发挥群英的智慧,在交流碰撞中达成共识,绘就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纾难解困的同心圆。
民主治理提升幸福指数
在基层治理中,运用“群英断是非法”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也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表现。近年来,遇事不着急上访,在“农家夜话”时评评理,成为了岳阳县筻口镇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新时尚”。筻口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群英群商群断,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模式。
潼溪村高坪塅屋场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闹起了意见,“喻哥,你来给我们评评理,来量量我家的地有没有占他家的。”其中一户村民打电话给邻长喻爱华。接到电话后,喻爱华当天就通知了村民理事会成员、周边户主代表和党员等群英,参加当晚的“农家夜话”,让群英议、评、论,做出民主决策。
之后,根据大家的意见,村民理事会特意请来镇自然资源所干部来到实地勘察,再结合组里的旧地图最终确定并划分土地界限。终于,两户人家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产生了矛盾,情绪都很激动。作为大家推选出来的邻长,组织我们村的群英参与此次协调、民主决策,大家都心服口服,说明‘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的效果还是蛮好。”喻爱华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岳阳县从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以来,化解邻里关系、土地纠纷、老旧小区改造等矛盾纠纷近万起,解决了一大批“积案”,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有力促进信访形势继续平稳向好、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