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恢宏画卷,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明确、责任重大。
重庆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00万,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超大规模城市,人口聚集度高、行政管理单元多、城乡区域差异大……复杂多样的市域特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决心,也呼唤着更加智慧、高效、精准的治理模式。作为我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庆的治理成效不仅关乎自身可持续发展,更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影响深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路径,既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必由之路。
面对这一时代呼唤,重庆如何发力?答案在于“大小并举、刚柔并济、快慢有度”的策略之道。
“大小并举”意味着重庆在市域治理中既要稳住宏观框架,又要注重微观细节。作为一座超大规模城市,重庆的市域治理无疑是一项“粗中有细、大小结合”的复杂工程。一方面,重庆市委、市政府要站在全局高度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积极探索完善“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与三级治理中心衔接机制,抓好“城市大脑”智能中枢运作,确保市域治理的“四梁八柱”稳固;另一方面,要下足“绣花功夫”,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市域治理精细化水平。创新“需求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把服务人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织密“微网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从城市肌体的“细胞”入手,紧盯“小切口”,撬动“大变化”。
“刚柔并济”则强调在市域治理中既要强化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也要采取人性化的柔性管理举措。“政以丝为绳,民以法为制。”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充分利用法治权威性、国家强制性等特质,加强对市域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同时,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市民实际需求,以柔性的方式化解矛盾,让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快慢有度”,即在推进市域治理水平更加高效的同时,尊重客观规律,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快,在于快速响应、智能高效。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不仅能让城市治理更聪明、更智能,还能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重庆要坚持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数据采集整合共享,迭代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强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助力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多方联动;运用信息技术对灾害和风险进行动态感知、监测预警,多措并举提升城市韧性。慢,则意味着在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广泛听取民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稳定,让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更加健康、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