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安徽法治报》头版头条
原标题
向“新”而行护航新质生产力
宣城检察创新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范文琦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宣城市检察机关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工作基本价值追求,积极拓展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不断推动新时代宣城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新”助质
凝聚法律监督工作合力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根本动力,在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宣城市检察机关持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沟通与互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进共识、强化协同、形成合力,有力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今年4月份,宣城市检察院受邀与南京等11家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工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联络、跨区域案件办理协作等机制,加大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协作力度,这也是该院进一步落实长三角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跨区域协作的生动实践。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大协同,宣城市检察院与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市检察机关会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打造“1+7+N”战略合作体系;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并与九城市检察机关共同签署《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行刑双向衔接跨区域协作意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审查指引》等文件,加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和同保护。
《宣城市检察机关服务“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宣城市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一份份文件见证了宣城市检察机关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踏实探索,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用工难和涉民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经营活动难等问题,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以“绿”提质
擦亮生态发展鲜明底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宣城市检察机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贡献检察之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在皖浙交界处的宁国市万家乡云山村,宁国市检察院同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共同设置“枫桥式检察e站”实体联络点,推动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格局;绩溪县检察院与淳安县、建德市等六县市区检察机关构建以千岛湖水源保护为关键、新安江流域生态廊道为纽带、全域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联防联控保护格局,助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记者了解到,为形成生态资源保护合力,宣城市两级检察机关不断强化内外联动,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全市检察机关还不断延伸监督新触角,深化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办案模式。据统计,今年以来,依托“府检联动”,落实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件,制发检察建议60件,起诉20件。同时,深入研究非法倾倒建筑垃圾屡禁不止的原因,推动行政机关建立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扎实有效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依托“田长制+检察”协作机制,发现建后管护不到位、耕地“非粮化”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7件。
在拓展公益诉讼新领域方面,检察机关的实践同样亮眼。旌德县检察院探索“检察+碳汇”检察工作机制,创新运用认购碳汇方式替代生态损害修复,并探索建立“异地认购碳汇”模式,与长三角地区检察机关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绿色发展‘双碳’一体化建设协同机制”,更好将碳汇交易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能;泾县检察院结合本地县情,联系泾县林业局探索在生态环境领域刑事与公益诉讼案件中适用林业碳票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以“智”增质
推动法律监督创新发展
以数字检察推动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则是宣城市检察机关“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新“赛道”。在这条新“赛道”上,宣城市检察机关全力以赴,以“制”提“智”、以“才”助“智”、以“智”赋“质”,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为加强院党组对数字检察工作的统一领导、谋划、指挥和调度,宣城市检察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数字检察工作的意见》,全市两级检察院组建由案件管理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参加、分管领导主抓的跨部门数字检察工作专班,统筹做好数字办案、技术支撑、工作协调、信息共享等工作。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工作推进会,听取数字监督、模型创建及模型应用等情况汇报。同时,持续优化数字检察工作考评,进一步优化对下考评指标和分值,明确工作要求,量化工作目标。
人才是推进数字检察的关键因素。为深化以“才”助“智”,宣城市检察院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考察调研数字检察工作,并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讲座、座谈交流会、数字赋能检察好案例评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专项竞赛等多种方式,强化干警对数字检察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开拓办案思路,着力培养检察业务精、数字素养好的优秀数字检察人才。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有5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人才库。
全市检察机关还坚持业务主导,把数字检察贯彻运用于检察监督办案全过程,建立的数字模型涵盖了线索发现、案件审查、量刑建议等多个环节。2023年以来,通过运用自建的46个监督模型,办理案件533件,制发检察建议107件,极大提升了检察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让数字检察成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