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蓝山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创新“红色+”工作思路,主打“红色引客、绿色留客”及“以红促绿”的发展方式,让红色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中焕发生机活力。
讲好红色故事
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深耕红色教育,积极打造家门口的红色课堂,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讲好开学第一堂课。每学期开学时,组织县域中小学校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教育活动,通过讲好本土红色故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到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当中,将“红色种子”根植于少年儿童的心中。
用好“双百工程”成果。持续更新优化红色教育“名师”人才储备和讲解员师资库,全面提升红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已上传到“智慧云”平台上140堂精品党课优势,让党员干部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红色教育课程,大幅提升红色教育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办好现场教育培训。每年分级分类组织新发展党员、新提拔干部到土市新村红军渡口、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五号哨所等地开展现场学习培训,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家门口接受红色教育、感悟政治忠诚、锤炼党性修养。
建好红色阵地
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底色,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展示、旅游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地,让红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聚焦红色品牌打造。着重把土市新村红六、红三军团指挥部打造成红色旅游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工农红军渡口、历史文化长廊、红色主题雕塑、门板陈列栈道、纪念碑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一块门板铺大道,长征路上鱼水情”的红色教育品牌已初具效应,土市新村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开发精品研学路线。在县内,把红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串点成线,打造了“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云冰山-五号哨所”和“刘八五红军战斗遗址-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红军渡口”两条红色教育研学路线;在县外,结合驻海南流动党组织驻地特色,开辟了“荔枝园-张云逸大将纪念馆-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园-文昌国际航天城-热带水果种植基地”精品研学路线。
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在百叠岭现场教学示范点,重点打造集茶叶种植、采摘体验、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茶园旅游风景区;在坪源村现场教学示范点,重点打造“蓝山谷”旅游景点,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土鸡、腊肉、猕猴桃等优质土特产销售。2023年,蓝山县共接待游客620.1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
办好红色产业
融合打造“红色驿站”。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原则,在县内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驻地高标准建设集党建学习、文明实践、为民纾困、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驿站”13个,实现“10分钟红色服务圈”全域覆盖。以创建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为契机,大力推进“红色+交通”,着力将乡村客运站场、村级服务点打造成红色驿站,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截至目前,通过借力红色资源,新改建乡镇运输服务站4处、村级首末站10个、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点222个、通村服务网点74个,范围辐射达全县1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30多万群众。
推动保护传统村落。祠堂圩镇虎溪村是红军长征过境的宿营地,留有红军长征时期写下的红色标语。近年来,虎溪村借助红色文旅发展,依托村庄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示范创建,打造了“红军井”、红色生态广场等多处“自然+人文”景点,极大地推动了乡村生态环境提质提升,让千年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虎溪村黄氏宗祠已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古村落村”正积极申报国保单位。
助力擦亮生态名片。充分利用“五号哨所”海拔较高、视野开阔等优势,对“五号哨所”及其周边配套设施进行修复提质,将其打造为集森林防火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和候鸟观测保护等多功能平台,让“五号哨所”成为擦亮蓝山“湘江源头”和“千年鸟道”两张生态名片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