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年来,宣城市泾县立足新时代党员教育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完善选题、破题、解题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质量党员教育电视片,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资源建设,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上下贯通,健全选题策划机制,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有根有魂”。突出中心大局。坚持党员教育电视片姓“党”这一根本属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等作为重要策划方向,深入挖掘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等工作涌现出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找准“微故事”切入点,把准“大主题”风向标。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拍摄的《山沟里的中国“淘宝村”》以李园村宣纸电商发展路径为引,讲述了村两委带领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电子商务,走上了一条宣纸“涅槃蝶变”的乡村振兴致富路。突出地方特色。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生动素材,深入挖掘发生在泾县革命老区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的重要历史人物、留下的重要革命文物等素材,用好镜头语言,讲好红色故事。2024年,以省党员教育中心重点策划任务《红色文物讲故事》第二季为方向,经过认真摸排梳理、整理提炼的《袁国平的毛毯:革命年代的铁血柔情》选题成功入选。突出先进典型。结合“党课来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将镜头聚焦在群众身边、基层一线,讲好榜样故事,传递榜样力量。近年来,围绕“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毛胜利、“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周东红、“中国好人”解决泵阀“卡脖子”难题的90后工人邱军强等身边榜样,拍摄制作《初心 匠心》《千年技艺掌帘人》《眼中有光 心中有梦》等微党课,用灵动的画面、生动的讲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坚持左右协同,完善破题攻坚机制,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有理有据”。全链条压实责任。将党员教育制片工作纳入《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中,明确“深化党员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确保制片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组织主导+部门协同+专业支撑”的多元制片工作格局,发挥专业部门专业优势,凝聚工作合力。全过程审核把关。坚持把政治标准贯穿制片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党员教育电视片立场不移、主题不偏。开拍前,邀请评审专家提前介入评审,变以往的“先拍再评”为“拍前先评”。针对主人公政治立场、剧本情节逻辑内涵、文案内容真实朴素等要素,组织相关单位业务骨干、专业学者、历史专家、制片骨干、摄影团队成员对初期脚本进行共同审核把关,严守政治关、内容关。在拍摄过程中,采取跟拍记录、微观切入等方式,深入一线实地拍摄。围绕故事逻辑点、画面关键帧、人物情感线慢慢铺开,使叙事更清晰、人物更丰满、主题更鲜明。同时恰当利用场景道具、人物对话、内心独白等手段,突出矛盾点、注重还原度,提升党员教育电视片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党员群众产生情感共鸣。全方位资源整合。借助融媒体中心资源和社会影视公司力量,采取合作拍摄、技术外包等模式,借力攀登,提高制片水平。同时巧妙使用镜头组接、特效运用、配乐音效等艺术手法,创新运用微视频、微动漫、微党课等表现形式,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生动性和鲜活性。精心制作的《油布伞制作技艺》《龙窑制陶技艺》《把一切献给党》《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王稼祥》等10余部课件资源被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采用。
坚持全域推广,完善解题答道机制,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有始有终”。开辟专栏精学。充分利用先锋系列平台等线上载体,不断拓宽党员教育电视片播放渠道。在“泾县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辟“党徽耀泾川”“党课开讲啦”等专栏,根据红色历史、榜样人物、基层经验等不同主题,不定期将本土优秀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上传到云端,方便党员干部观看学习。同时积极向上推荐优秀微视频、微党课等资源,利用更高平台的影响力着力提升本土党员教育电视片的传播力。微视频《致敬英雄》在“安徽先锋”“宣城先锋”视频号播放,总播放量达上万余次。线下平台拓学。用好用活全县163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3个远教文化广场、123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0个现场教学点等教育阵地,组织党员群众现场集中观看,进一步发挥党员教育电视片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2024年,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榜样在身边”“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影视播放季”等活动,累计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观影活动120余场次。融入教育践学。坚持把高质量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党员教育日常学用的生动教材、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组织生活的有效形式,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进轮训课堂、进机关讲堂、进田间课堂,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优选《用生命谱写的誓言》《山沟里的中国“淘宝村”》等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纳入农村党员示范培训班、青年党员示范培训班等主体班次教学内容,推动形成“宣传一个、带动一片、影响全面”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