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动态

桂阳县:走好群众路线 强化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4-10-29 22:07:15 作者:admin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桂阳县委组织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深化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大胆创新,主动作为,以“组织之力”激发释放“乡村治理之力”。

  强化减负赋能,推动“群众上门”向“干部下沉”转变。以让乡村干部“轻装上阵”为目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取消村级工作事项91项、优化事项89项、保留事项77项;明令禁止将挂牌作为考核依据,进一步清理村级组织挂牌817块;对村干部力量相对薄弱的村增加职数25个;村干部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财政补贴全覆盖;加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质改造支持力度,县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建和村级化债,新建奖补资金增至40万元,改造奖补资金增至15万元。特别是全面推行“全员下沉村组、联点包户到人、一人轮流值班”工作机制,变“全员坐班”为“轮流值班”,变“专岗制”为“全岗通”,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比如,仁义镇创新实行“周例会”“晨碰头”“群反馈”工作制度,每周第一个工作日镇级召开周例会,会后各驻村干部下村传达会议精神;各村(社区)每天开展晨碰头,按照“全员下沉村组,联点包户到人,一人轮流值班”的要求,因需安排工作任务;当天工作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随时通过微信群报告,提升工作效率。

  主动搭建平台,推动“一人说”向“大家议”转变。以美丽屋场建设、乡村提质改造等为契机,引导鼓励全县各村(社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以盘活现有闲置资源为主,积极搭建集“休闲娱乐、联络感情、倾听民声、收集民意、集中议事”功能于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依托群众活动场所,实现了“一人说”向“大家议”的转变。目前全县共搭建各式各样的群众活动场所1132个。比如,廖家村以古树下屋场为“介”,推深做实“三长”制工作。建立古树下屋场“三长议事”长效机制,“三长”每月不定期来屋场议事,对村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办理情况通过屋场议事及时反馈,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做好解释,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三长”有所应。通过“三长”议事,廖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耕地抛荒治理、“四类乡村”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等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实施。

  紧扣需求导向,推动“群众呼声”向“满意掌声”转变。以群众服务场所为依托,紧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建立三项工作机制,推动“群众呼声”向“满意掌声”转变。建立宣传学习机制。紧扣群众政策需求导向,将党中央的最新会议精神、国家重大事件、日常身边新闻热点、中心大局工作、重要政策解读等作为议事的专题内容,引领广大群众知时事、懂政策、守规矩,自觉投身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比如,樟市社区以“农家夜话”“屋场夜话”为载体,坚持月月做宣讲。特别是举办“禁毒知识抢答赛”“防诈反诈知识宣传月赛”“五一五四文化活动周”,增进群众对遵守道德法律、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建立民意收集机制。给予党员群众充分的发言权,鼓励引导党员群众敞开心扉,有事说事,特别重点突出说困事、难事、委屈事、烦心事、发展事,倾听党员群众心声,现场共同出谋划策、答疑解难。比如,洋市镇庙下村在村口两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树下,设立了“树下说事”群众服务点,镇驻村领导干部、村“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三长”等定期会在服务点进行现场办公,与群众一起“树下说事”。今年以来,共收集民情民意60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激活了基层治理新效能。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根据收集到的问题,依据干部的职责分工,指定一名镇领导牵头,相关镇、村干部协助办理,明确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工作要求。按时对说事议题进行反馈、结果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比如,敖泉镇光路村对群众“希望得到更好的农机服务以及增收致富”的需求村“两委”顺势而为,成立了以烟稻轮作为主导的光路米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近6万元;实施稻谷烘干加工项目,通过供销合作社的模式,规范了稻谷加工场地,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聘请6名脱贫户从事原粮清理和碾米等工作,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双赢的局面。光路村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达50余万元。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0/21/146315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