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之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打开手机直播,看斑海豹在辽东湾滩涂上晒太阳;跟随摄影爱好者蹲点守候,和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动物美丽邂逅……与自然相亲,尽享绿色生态之美,如今已经成为辽宁人惬意生活的生动注脚。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辽宁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振兴的绿色底色越发浓厚,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污染防治攻坚,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持久战。对于工业大省辽宁来说,曾经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一度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痛定思痛,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必然之选。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我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减污治污成效日益彰显。
蓝天白云变多了。说起近年来最大的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绝对可排第一。周末出游,蓝天白云已成拍照发朋友圈的标配。抓源头,从淘汰燃煤小锅炉、淘汰老旧车辆、严控秸秆露天焚烧,到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应对重污染天气,再到跨市域、省域的联防联控,可谓招招抓要害。抓企业,“十四五”以来,我省推动实施重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完成重点项目954个,实际投资达280.34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全省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改善17.9%;优良天数比例达86.5%,比2020年改善2.9个百分点。
绿水绕城碧带镶。工业、城市生活、农业“三源齐控”,溯源控污、截污纳管、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四箭齐发”,“一河一策”精准治污,万余排污口建档监测,让一条条黑臭河流逐步变清,全省水生态品质逐步提升。2023年,全省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5.3%,比2020年改善10.9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县级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辽河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推进,曾经遭受污染的母亲河辽河实现华丽“蝶变”,达到良好水质。
“净土”“无废”金不换。“十四五”以来,我省有效管控耕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强化源头防治,建立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扎实开展化工园区和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修复管控试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土壤安全“防护网”不断织牢。沈阳、大连、盘锦加快推进国家“无废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营口、阜新、鞍山台安县等10地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工厂变公园,矿坑变赛道,生产、生活、生态一体融合,处处生机盎然。
生态安全屏障筑得牢。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政治责任,我省持续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监督力度。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的彰武县,曾是我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风沙危险带和主要的沙尘发源地。70多年来,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一代代奋斗者创造了沙地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生态立市、生态立区、生态立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辽宁落地生根。盘锦市大洼区、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等10个地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等5个地区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大伙房水库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绿色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我省不断健全制度体系,以“绿色标尺”指导各地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先后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条例等20余部地方性法规,扎实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让江河、湖泊、森林和草原有了专属守护者,为美丽辽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记者感言
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这背后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75年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守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这份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写在青山绿水间,更印刻在百姓心中。从污染攻坚到绿色转型,从“光盘行动”到垃圾分类,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社会新风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未来的岁月里,辽宁绿色发展的脚步必将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