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街道结合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职业特点,实行“四心四圈”工作法,打造“友好街区”。在优化“小憩港湾”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基础上,依托“一刻钟服务圈”,将各项服务延伸到辖区银行、美发店、餐馆、修车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和社区(村),构建覆盖全域的“小憩驿站服务圈”,实现“暖新”服务进办公点、楼门口、家门口、休憩点,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南苑大家庭。
用匠“心”织密服务“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商圈网点站点、社区(村)合力布点,通过“穿点成线”,将阵地资源转化成服务触角,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专属“服务圈”,用一个个“小关怀”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大麻烦”。经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党组织推荐,南苑市场所、税务所和街道党群部门审核评定,按照“全面覆盖、供需匹配、便于联系、便于服务”的原则,各项“暖新”服务延伸到南苑商圈内的银行、美发店、餐馆、修车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布点建设“1+N”(1个街道党群服务点+N个服务点)“小憩驿站”服务矩阵,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突出数字赋能,强化智能管理,依托“北京丰台南苑”微信公众号,开发“党群暖新服务电子地图”,详细标注并及时更新“小憩驿站”服务点位及服务内容,网约车司机、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注册会员后获取电子“苑苑暖心卡”,即可享受车辆保养及补胎7.5折、工作餐8折、免费复印证件等“专属福利”,通过线上随时可以查询服务点位,在骑行5分钟距离内找到学习地、休息区、服务站。
倾真“心”扩大交流“圈”。发挥凝聚党心民心、联系服务群众的阵地作用,通过一系列“有温度”的活动,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切切实实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南苑“娘家人”的关爱和温暖。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搭建平台,统筹联合“小憩驿站”、槐房万达广场党群服务站、工会服务站、妇女之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和服务力量,打造“苑”来有你系列党群活动品牌,紧贴党员群众及新就业群体需求,常态化开展便民惠民服务。以“庆节日”形式,在春节、元宵节、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等传统节日,聚力开展“暖新”服务,送温暖、送书籍等。以“微课堂”形式,面向新就业群体介绍南苑动态、发出文明倡议、培训安全行车重要性等。以“送服务”形式,持续开展爱心义剪、法律课堂、圆梦微心愿等系列便民服务。以“送活动”形式,创设梦想“加油站”、解忧“杂货铺”、同心“温暖家”、建言“直通车”等项目化服务板块,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献爱“心”孵化志愿“圈”。坚持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组织网约车司机、快递外卖小哥、街道社区青年干部和“小憩驿站”成员单位人员,成立“爱在南苑”“青春南苑”“情暖南苑”“文明南苑”四支志愿服务队,打造党群服务中心“1+4+X”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志愿服务队管理平台,专人动态更新信息,提供党员服务、环境建设、矛盾调解、民生帮扶等8大类别服务,严格按照级别分类、服务群体、服务频次、满意程度逐级定星评定。积极引导志愿者们化身流动“吹哨人”,把社情“直报员”、文明“宣传员”、公益“轻骑兵”、应急“先锋侠”、交通“劝导员”、邻里“守望员”职责扛在肩上,参与到科普知识宣传、交通秩序引导、环境卫生清洁等各项活动中,“小身影”传递“大能量”。
聚同“心”激活共治“圈”。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情前哨”“移动探头”“一线优势”作用,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广泛参与城市隐患排查、居民服务、社区治理,实现由“单向管理”向“双向奔赴”的转变。联合“小憩驿站”成员单位、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与爱同行,有爱无‘碍’”服务活动,组织新就业群体与辖区居民结对帮扶,用心用情为辖区残疾人士和高龄老人提供“定点+上门”“共性+个性”便民惠民志愿服务。通过卫生打扫、送医上门、义务理发、代购跑腿、文明劝导、讲解宣传等方式,先行一步发现问题,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所急所需。通过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合伙人”,进一步展现南苑“新”力量、“新”担当,激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