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澜沧水长》片段
重磅来袭
《金色时光》杂志
开设“经典剧目”栏目
每月一部剧
部部是经典
本月为您带来
话剧《澜沧水长》
《澜沧水长》剧照
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之际,2024年10月10日晚,反映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历史的民族史诗话剧、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澜沧水长》在云南省大剧院演出。
《澜沧水长》由云南省话剧院制作出品,特邀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担任导演,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杨军担任编剧。该剧自2022年9月4日在昆明首演,至今已完成3次巡演,共演出49场。
《澜沧水长》剧照
历时五年创作成型
“2017年,我们就在筹备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主题的作品。当时的着眼点是第一个在誓词碑上签名的召存信,所以我们把普洱市江城县作为采风的起点,沿着召存信的成长足迹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创作思路,经历了很多煎熬,在2020年才定下如今这个主题。”云南省话剧院院长马捷表示,为了讲好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导演、编剧多次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采风,作品历经5年创作、3次重大修改,最终成型。
回忆起这段历程,马捷感触颇深:“今天我们提起边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总感觉顺理成章,但在看到民族团结誓词碑后,才真正找到答案所在。怎么把这个答案写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迄今为止,《澜沧水长》已演出49场。“巧合的是,我们无意中发现,目前演出过的城市,正好与1950年云南普洱专区各族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的行程路线相符。”马捷说。
《澜沧水长》剧照
创作主旨与时代主题精准呼应
一部成功的舞台作品,要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如何将观众带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真切感受民族工作的艰辛历程、民族团结的弥足珍贵?在杨军看来,以召存信百年之后的灵魂追问为叙事线索是关键。
在《澜沧水长》中,召存信这一角色贯穿始末,对故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剧最大的戏剧冲突发生在民族头人们的思想转变上。事件非常精彩,但缺少一个当代的视角,选择召存信作主角,是因为他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发生的巨变。”杨军认为,不同以往的视角,让该剧的创作主旨与当下的时代主题精准呼应,而不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个历史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一百多年来,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澜沧水长》就是通过意识流的方式和非线性的叙事风格来阐述这一主题。”杨军表示,创作《澜沧水长》的过程,就是一次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刻领悟的过程,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真正讲好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
《澜沧水长》剧照
用舞台形象铺染民族文化底色
“能参演这部剧真的非常激动。作为云南的文艺团体,云南省话剧院有义务和责任把云南的故事讲好。”谈及出演召存信一角的感受,云南省话剧院副院长章超难掩激动之情。在已完成的演出中,他对新疆站印象深刻。“演出结束后,听到很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观众说,我们把云南民族团结的故事带到新疆来,意义重大,我就觉得做这件事很值得。”章超说。
在导演王晓鹰看来,《澜沧水长》是一出“典型的少数民族题材戏剧”,这样的戏剧要讲述民族故事、表达民族情感、体现民族文化,仅用民族歌舞和民族习俗进行“浅层装饰”是不够的,应该以整体性的舞台形象铺染民族文化底色,并以现代哲理思考和诗化舞台语汇,准确传达出这些民族故事、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现场观众能感受到,伴随着‘大河水从哪里来?大河水流到哪里去?’的反复吟唱出现的‘喝酒’‘吃肉’‘饮咒水’的肃穆场面、‘剽牛’仪式上震耳欲聋的木鼓声、各民族热烈的欢呼语……这一系列场景表达的情感力量,远远超出了具体行为的表层含义。”王晓鹰说。
在深远宏大的主题、精彩生动的剧情之外,《澜沧水长》还融入了歌舞、多媒体展示等多种舞台艺术表现手法,从视觉和情感等方面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文云南省话剧院供图
《澜沧水长》剧照
剧情简介:
《澜沧水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生动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边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在解放军民族工作队帮助下,立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重要历史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