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式调研”即:走精心策划的路线、观精心打造的点位、看精心彩排的“表演”、听精心打磨的汇报,全程与群众“零”接触,看不到问题、听不到诉求。
俗话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研”顾名思义就是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实地调查、细致研究。然而,部分领导干部不善调研,甚至变调研为“约研”,坐车走一圈、“景点”赏一下、“大锅饭”吃一顿,最后回到办公室闭门造车,在基层提供的综合材料、单行材料、典型经验等各类材料中找问题、找建议。有的干部自认为对情况了然于胸,不用深入;有的干部则是本领恐慌,不懂调研,则“客随主便”;有的干部作风飘浮,认为调研就走个流程等等,总而言之,“盆景式”调研归根结底就是干部思想松懈、积极性减退,让调研流于形式主义,这样的调研注定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缘。
就基层而言,工作本就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白天和工作日陪同调研、晚上和周末干本职工作是基层干部的常态,“盆景式调研”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在增加基层负担,从方案开始到踩点到维稳到结束,看似只是简单的走了一圈,实则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从路线设计、材料打磨,到点位准备、人员陪同等各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因此,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同时,一定要谨防“盆景式调研”,把调研当“表演”,只会给基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一方面,要坚持“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树立实事求是的思维,要知道,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群众最真实的生活情况,要看项目推进的真实进度,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看不到现实问题,双脚“踩空”、头脑“发空”、问题“抓空”,后续工作就无法开展。不打招呼、不排行程、不要陪同,要到矛盾大、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到推进难、停滞不前的项目现场去,只有少了基层精心设计的调研,才能听得到民声、看得到堵点,从而解决群众的切实所需。
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摒弃“看客”心理,要放下“官架子”,时刻保持“学习”心态,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到群众家中坐坐聊聊,扎扎实实沉下去,以“群众视角”看问题,多问为什么,细究问题后续的影响,要有全局观念,能以小见大,练就在“盆景”中看林区的本领,将调研对象放到更大范围中进行比较,才能发现真问题。要明确调研目的,在完成“规定路线”的同时也要多挑一些“自选路线”,正所谓“盆景”游客多,偏远之地无人问津,作为领导干部要多到切实贫困、偏远之地走走看看,不能被“盆景”之美麻痹,要将视线放于“盆景”之外未被“雕琢”之地,才能发现并解决关键问题,从而带动整体提升。
王张垚(大理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