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溪县钟桥街道钟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年轻村干部黄俊每天都忙个不停。去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的他,因表现优秀,今年8月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具体负责人社、文明创建等工作。为破解村级干部“青黄不接”难题,郎溪县着力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青雁回廊”工程,大力引育一批本地籍大学生回乡工作,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
聚焦重点人群,引“青雁”回归。郎溪县将目光聚焦本地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组织各镇街道详细梳理摸排,建立大学生信息数据库,并根据专业特长、从业经历、回乡意向等进行分类,经村级组织推荐、党员群众代表推荐等“三推两试一察”程序逐级筛选,将合格人选纳入“青雁”储备库,充盈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去年以来,累计梳理摸排430余名本地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并成功回引优质“青雁”46人。
聚焦事业发展,助“青雁”成长。依托县镇党校等学习培训平台,郎溪县组织回乡“青雁”参加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培训班次和外出学习考察。强化实践锻炼,选派39名“青雁”到乡镇强村富民公司、信访维稳、产业发展等岗位锻炼,促进快速成长。建立传帮带机制,安排65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包村干部、选派干部与“青雁”结成对子,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全面提高“青雁”思想觉悟和履职能力。
聚焦服务管理,为“青雁”护航。为解决“青雁”后顾之忧,郎溪县着力完善待遇保障,参照村“两委”干部标准,按月落实“青雁”基酬,并执行报酬动态增长机制,按时发放绩效奖励。拓宽上升渠道,探索从回乡“青雁”中择优聘用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推行能进能出机制,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调整”,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去年以来,累计提拔6名“青雁”进入村“两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