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周口市淮阳区黄集乡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沟渠相通,麦田绿意盎然。“村里的机井修好了,种田灌溉方便多了!”面对前来走访的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黄德寺行政村村民李大爷乐呵呵地说道。
今年以来,淮阳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高标准农田灌溉“问题机井”、排水渠淤堵等问题,强化监督指导,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主管监管责任,为粮食安全夯实水利根基。
为提升监督质效,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督导小组,督促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所有灌溉机井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查看井口是否裸露、管道是否能正常使用、井内有无杂物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责任部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持续跟踪问效。截至目前,共排查机井25582眼,维修131眼,有效灌溉面积增加9000多亩。
“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充分利用乡镇域内各河流的输水作用,通过疏通、扩挖沟渠,改造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使全区各乡镇基本实现了干渠连支渠、支渠到地头,条条‘毛细血管’循环畅通。”该区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对群众多次反映仍得不到解决的农田水利问题,在通堵点、解难点的同时,深挖彻查背后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机井管护“一长两员”制度,构建区乡村农田设施管护三级网格,进一步压实管护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压紧压实责任,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督促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力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寒 杨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