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区办案模式不仅避免了‘熟人社会’的干扰,还让我们这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办案技巧和办案能力上得到了快速提升。”经历了前不久的一次协作办案后,洛阳市偃师区翟镇镇纪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此前,偃师区纪委监委收到巡察反馈的翟镇镇王某等村干部的问题线索,经分析研判后,发现该相关问题线索涉案人员多,案情复杂,仅凭乡镇纪委“单兵作战”,推进难度较大,决定启动协作区办案机制,有效破解了乡镇纪委办案力量不足、专业化能力不强等工作短板,在较短时间内查实了王某等4名村组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
今年以来,偃师区纪委监委以片区协作为抓手,有效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按照“1名委班子成员+N个纪检监察室+N个派驻纪检监察组+N个镇(街道)纪(工)委”模式,组建6个“室组地”联合协作区,通过线索互移、案件同办、信息共享等方式,补齐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力量不足、专业化能力不强等短板,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协同高效的监督办案工作格局。
在日常监督中,各协作区每月结合区纪委监委下发的监督任务清单,围绕联系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小切口”列出个性化监督清单,通过开展联动监督、协同监督、交叉监督和“室组”“室组地”联合办案,有效破解重复监督、监督分散和力量不足等问题。针对一些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协作区以联合监督、提级监督等方式,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整改问题184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1个。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以协作区为平台,加大对协作区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力度,通过以案带训、以老带新、经验交流等方式,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帮助纪检监察干部补短板、强弱项,会监督、能监督。(张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