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个旧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顾家与赚钱“两难”问题,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稳定增收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协调统筹作用,以“龙头企业带动就业”为抓手,积极推进“家门口务工车间”工作,切实让“小企业”成就了辖区老百姓就业“大民生”。
精细统筹部署“小方案”,服务“大民生”。结合实际制定《个旧市关于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市委书记为召集人,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7个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明确“三个体系”,推动形成“1+3”工作格局,有效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及时召集有关部门,就全市11个乡镇(街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农村劳动力返乡回流人数及就业帮扶车间分布等情况进一步摸排。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927人、农村劳动力返乡回流人数62人,共有就业帮扶车间8个,吸纳就业5694人。
精心引导群众“打小工”,托起“大就业”。依托本市特色锡制品及特色农产品优势,按照“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富一方百姓”的理念,打造培育“个旧锡器”品牌,品牌直接带动就业约1.2万人以上,劳务经济收入达3.6亿元。制定下发《个旧市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提质”工作方案》,建立2个党委、19个党支部,以“党建链”连起“产业链”带动“服务链”,充分发挥园区产业“兴岗”促就业作用,着力解决结构性用工短缺问题。园区目前入园企业98家,吸纳就业8826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党员“两个作用”,及时组织村组干部、基层党员及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加大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排查监测及跟踪服务工作力度,全力做好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政策及外出务工补助等政策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已返乡99人、实现再就业75人。
精准提供服务“办小事”,发挥“大作用”。发挥“劳动者之家”和“零工市场”就业平台服务功能,开展一站式服务,形成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依托11个乡镇(街道)、119个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打造集全政策落地、一体化经办、多元化服务、智能化经管的就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6.8万余个,提供咨询服务1400余人次。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工作岗位需求,依托各村(社区)党员大会、村民大会、院坝会等多种渠道,摸排群众求职意愿和培训需求。设置技能培训咨询窗口,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答疑解惑,精心设置“订单式”课程,确保缺什么补什么,让群众学到真招实招。今年以来,围绕种植、养殖、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网络创业等工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5期2803人。
(个旧市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