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四种意识”
在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中彰显组织力量
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田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信心决心。组织部门要把准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树牢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守望相助意识和爱党爱国意识,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蓄势赋能。
率先强化集体意识,在服务中心大局上精准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组织部门要自觉服务中心大局,把增进团结、凝聚人心的各项要求融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结合具体实际抓改革。坚持围绕改革“算大账”,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确保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找准改革难点求突破。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把握职责定位、提升履职实效,着力深化改革的组织基础、锻造敢于攻坚的干部队伍,激励人才发挥创新作用,实现组织工作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
推动树牢主人翁意识,在强化责任担当上持续发力。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使命任务,要推动党员干部树牢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从素质培养上引领干部“善改革”。紧扣改革任务要求,优化主体班次设计,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课程,创新案例式、互动式授课模式,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常态化,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业务骨干等走上讲台,让懂方法的人教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真改革”。鲜明用人导向,健全《扎兰屯市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跟踪研判实施办法(试行)》《扎兰屯市重点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实操方案》等,大力选拔政治过硬、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从强化监督上推动干部“敢改革”。前置干部监督关口,健全《市委组织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全程监督实施办法(试行)》,强化监督结果全链条运用,通过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传导压力,推动改革落实。
持续增强守望相助意识,在密切干群关系上久久为功。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基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基层治理载体等,形成密切联系、干群一心、守望相助的良好局面。建强为民服务战斗堡垒。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巩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化各领域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形成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支部示范集群。提升党员服务群众能力。深化党员教育“五个工程”,落实落细“345”培训行动,分级分类开展培训轮训,提升基层党员能力水平。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将“群众所需”和“党员所能”结合起来,营造“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家园共建”的良好氛围。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党建联盟”共同体,建立互动式服务、项目化推进机制,推动党建资源融合共享,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行动,搭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矩阵,创新服务、优化流程、拓展项目,着力提高党员群众满意度。
大力培育爱党爱国意识,在强化党性修养上蓄力用劲。充分凝聚改革的合力,要推动党员干部厚植党性修养,强化爱党爱国意识,引领带动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历练。加强政治忠诚和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让对党绝对忠诚成为党员干部鲜明政治品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在严肃的政治生活历练中厚植党性修养。常态长效加强群众教育。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运用“六种载体”、“四教融合”,讲透“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干好民生小事实事。聚焦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便民服务等,健全帮办代办解决“身边事”、志愿服务做好“暖心事”、引领发展办好“期盼事”、解决矛盾化解“烦心事”等服务清单,让群众真正得实惠、真切感党恩、真心跟党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cN73ECkYIjeLge8LYZFcw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