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盟孪井滩示范区腾格里额里斯镇将党建工作嵌入当地产业链,不断将党建引领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全力绘就乡村产业发展好“丰”景。
“渗透式”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聚焦堡垒“坚强有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持续推进嘎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提升,开展坚强堡垒支部创建工作,制定3年创建计划,评定“堡垒”支部1个、“坚强堡垒”支部1个。树牢“争先意识”,深化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比武争星”等载体,激励基层党支部全领域“亮职责任务”、全过程“晒工作成效”、全方位“比贡献担当”。聚焦队伍“全面过硬”,提升党支部号召力。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开展“三向培养”,吸收13名乡土人才纳入嘎查后备干部库,激发“雁阵效应”。组织优秀嘎查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赴外学习培训,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队伍基础。聚焦作用“示范发挥”,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发挥村“两委”主体作用,稳步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个,鼓励扶持群众带头发展产业、创业致富,让群众与集体拧成一股绳,合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以来,获批中央、自治区、盟级重点扶持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4个;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2个;达到2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2个;逐步形成“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常态式”打造经济发展高地。创新“党建+旅游”发展模式。依托境内沙漠、草原、湖泊、湿地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乌兰哈达嘎查通过“党支部+旅行社+农牧民”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年分红100万以上的全盟富裕嘎查村。并以乌兰哈达嘎查为中心,创新“1+3”飞地经济模式,辐射带动辖区3个嘎查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2024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45亿元。探索“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途径。围绕打响“天境腾格里”和“心之所往,向善而行”文旅品牌,打造沙里瓦沙漠康养民宿、璀璨星空音乐主题民宿等一批综合体验项目,催生发展出沙漠观星、徒步穿越、研学探秘等特色产品,延伸出品星空晚餐、观大漠星辰、赏沙海日出等特色活动,全方位推动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沙产业+旅游”新业态发展。发挥旅游产业带动作用,以绿滩生态牧民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构建深加工销售产业链,沙产业年创收700余万元。抢抓阿拉善双峰驼发展契机,大力发展骆驼产业,建设骆驼养殖点5处,推动本土农牧业向现代化发展。
“沉浸式”打造宜居和美乡村。聚焦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党建+”项目,新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1处,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处、宣传典型人物2人。聚焦完成“5+7”目标任务,以打造五大基地、实施七大工程目标任务为抓手,坚持给沙漠“织毛衣”,实施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二期)、“蚂蚁森林”等项目,工程固沙7.1万亩,人工种植12.1万亩,加大霸王、沙冬青、蒙古扁桃等原生植物的合理补植和开发利用力度,形成80km沿沙沿边生态防护线,防风固沙成效显著。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建成6万平方米牧民新村,完成供电、排水、街巷道路硬化、亮化、文化活动广场等建设,实现从“生态宜居、设施齐全”生活环境,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村容村貌,再到“多元特色、融合发展”特色产业的“蝶变”。(阿拉善盟孪井滩示范区腾格里额里斯镇 祖娜)
[责任编辑:孙慧南 校对: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