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阳市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先进村和先锋人物示范引领作用,壮大基层队伍,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发展路径,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发展动能、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
抓头雁,选优育强村干队伍。严格落实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拓宽选人视野,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今年来调整选优村党组织书记18人。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按照每个村储备1—2名后备人选,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52名,选送28名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参加全日制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对1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针对性制定整顿方案,选派10名永州市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帮扶,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整顿销号。扎实开展村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对全市22个镇(街道)547个村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评估为“好”的村有133个,占比24.3%。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821人,平均年龄38.6岁,35岁及以下人数411人,占比50.1%;从学历来看,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658人,占比80.1%。
建机制,健全基层治理体系。选派105支驻村帮扶工作队、265名队员开展驻村帮扶。落实由市级领导牵头的“三包三联”制度,常态化下沉基层解难题。清退违规抽借调乡镇工作人员68人,规范乡镇干部借调备案机制。取消村干部坐班制,实行值班制。对各类村级事项进行清理,明确36个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取消23项工作考核排名,清理各类村级挂牌5464块,今年全市会议、发文、基层检查考核事项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减少23.57%、25.13%、35.71%。持续推深做实村(居)民代表工作机制,全面推行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联系服务群众23.74万户,今年以来全市共计摸排上报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等事项4000余件,为群众提供“微服务”2万余次。
绘新卷,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大力开展“振兴之路”“先锋之光”“两优一先”创建评比活动,宣传推介在乡村振兴和各条战线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代表风采,发挥示范带领作用。积极开辟“乡村课堂”,拍摄“一路向前”党员教育电视片,选派53名农村优秀人次参加“党建+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育”,大力实施“党员一帮一”、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党员先锋行动,积极帮助群众勤劳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共走富裕路。今年全市新建育秧大棚12万平方米,推广水稻集中育秧30万亩,村内道路建设里程20公里,建设“和美院落”20个。文富市镇双江口村党支部书记肖文艳带头成立农业发展公司,种植水稻3500亩、种植蔬菜300亩、油菜800亩,今年产值约300多万元,为45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发放工资约150万元。观音滩镇和平村党员谢青松从事食用菌种植,规模达500多平方米,开办日用百货商行,带动本村10余户群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