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动态

洞口县黄桥镇:“四曲”发力 助力和美乡村“美颜”提质

发布时间:2024-12-17 23:54:27 作者:admin   来源: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今年来,洞口县黄桥镇党委政府以“强信心、重担当、敢作为、塑形象”主题活动为抓手,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坚持“四曲发力”,高位推进;改变了形象、提升了颜值。

  谱写“动员曲”,为环境颜值“打底”。工作要落实,认识是底色。黄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齐抓共管。一是严明责任。将该项工作列为“书记工程”牵头抓总,将工作成效与村级绩效、评先评优“双挂钩”,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本职的理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二是严格考核。制定百分制考评细则,实行“月检查、月讲评”机制,加压推进。从农综中心、城管中队、环卫所等相关站所明确8名同志组建工作专班,从村(社区)安排6名干部参与监督,以“随手拍”的方式进行全覆盖检查,主要盯准山边、屋边、路边、水边等死角盲区“取证取样”,开展专题讲评通报,对前后三名分别给予正向激励和表态发言;切实增强各单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今年已开展现场观摩评比3次。

  奏响“协奏曲”,为环境颜值“上妆”。一花不是春,独木难成林。镇党委政府坚持统筹推进,形成“镇级示范、村组织、户参与”的联动格局。一是打造标杆净“脸面”。投入近80余万元对镇政府机关办公场所进行了提质改造,按照“规范整洁、窗明几净”的标准,打造清新舒适的办公环境;坚持周五大扫除,开展专项评比,悬挂“流动红旗”。以此为标准,在全镇各村(社区)推开,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干净整洁带动村组院落的卫生清洁。现在干部群众普遍反映,镇村两级作风正了,面貌新了,感觉好了。二是凝聚合力浓“氛围”。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党员、片组邻“三长”的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形成共治氛围。全镇158名保洁员、1800余名片组邻“三长”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坚持全天候保洁,全面扭转了“治理—反弹—再治理”的困局。

  弹好“攻坚曲”,为环境颜值“点睛”。整体提质必须抓好,局部清理更需到位。我们坚持双向发力,整治环境卫生的顽瘴痼疾。一是开展四拆“治乱”。盯准主要干道、老旧小区、重点村落、高速出口等区域,重点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彩布围栏、杆线广告,提升城镇品位。今年共拆除棚户区老旧危房49座、村组空心房56座,彩布围条1600余条,打通消防通道6处。11月中旬以来,对接协调县交通、城管、交警等部门,组织力量对黄桥高速出口段沿线进行整治提质,拆除大型广告招牌12个,平整土石砂地3000余平方米,正在对沿线设置围栏和亮化,全面提升黄桥的“第一印象”。二是开展四清“治水”。以保饮水、治污水、消黑水为目标,开展清沟渠、清池塘、清溪流、清河道行动。整治黑臭水体32处、清理陈年垃圾200余吨;投入资金30万元购置打捞船,对辖区内18公里赧水河道落实常态化清理保洁,打捞水葫芦、水白菜300余吨,守护好“一江碧水”。

  唱响“保障曲”,为环境颜值“添彩”。坚持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并举,护航人居环境整治。一是经费保障。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0万元,以市场化服务落实精细化保洁;采取“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方式实现多元化投入,根据《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按照20元/人的标准推进村级卫生费收取,年收取卫生服务费170余万元,坚持专款专用,有效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打造了三角和美屋场、排上县级和美乡村、金田市级和美乡村。二是德治保障。设立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光荣模范榜,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讲好“清洁故事”,评选出彭世杰、王凯等镇级清洁户35名;梁少庭、廖名辉等村级清洁户186名,让群众“学有榜样、看有样板、创有目标”。加大人文关怀,在传统节日对全镇200余名环卫工人常态开展慰问;对突发疾病、家庭困难的给予帮扶救济,落实临时救济5.8万元。用暖心关爱引导他们用心服务。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2/05/146586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