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各退一步,和和气气多好。”近日,安庆桐城市政协“六尺巷”委员工作室,在日常组织委员进社区走访时,发现公园社区龙眠桥西商户在安装店铺招牌时和二楼居民发生纠纷。于是邀请商户老板、二楼住户、社区、城管等多方进行协商,用“听、辨、劝、借、让、和”六尺巷调解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共同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会上握手言和。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喻户晓的六尺巷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谦和礼让的传统文化精髓。近年来,安庆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三位一体”推进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建设作为破解“两个薄弱”、推进“两商衔接”的重要抓手。依托全市382家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打造“宜协商”履职品牌,在全市“两室”中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引导各界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实现一线协商活动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安庆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传承“六尺巷”美德,以六尺巷典故启发人、以和为贵精神感化人、以知进退境界引导人,围绕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开展“微协商”、助力“微治理”,帮助解决跨区域、跨领域难题。怀宁县政协小市镇委员工作室在村建立“民情驿站”,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起,得到司法部表彰;迎江区政协培育“多彩滨江”“肃商速办”“振新议事”等“微协商”平台,灵活开展协商议事;大观区政协龙山路街道委员工作室创新构建“荷塘夜话”协商议事平台,挖掘“荷、莲”文化内涵融入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形成“合和”治理理念。
“安庆市政协将充分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助力基层治理,切实把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安庆市政协主席章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