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手段,紧盯干部入职迷茫期、成长黄金期、使用关键期三个环节,构建年轻干部成长的全链条机制,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紧盯入职迷茫期,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强化党性修养。充分利用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淮南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等现场教学基地,拓展开发“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课程项目,打造“情景式党课”,初步建成4大主题教学场景,串联6条参观路线,形成党性培训矩阵,让新入职干部接受红色洗礼。夯实理论基础。统筹推进师资库、课程库、案例库和政策库“四库”建设,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公务员法及公务员行为规范、党纪学习教育等专题,采取理论宣讲、视频教学、案例剖析、分组研讨等形式进行授课,全方位提升干部理论水平。锤炼过硬作风。把正确政绩观教育作为干部培训“必修课”,立足早疏导、早提醒、早预防,根据干部成长经历和岗位特点,针对性开展谈心谈话和廉政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法案件、阅读警示录、节前集体廉政谈话等方式,让干部筑牢清正廉洁思想根基。
紧盯成长黄金期,健全培养砺炼机制。提高专业素养。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分层分类举办干部素能提升班、中青年干部培优班和“头雁领航”培训班,通过专题培训、“走出去”观摩学习、点名调训、线上集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近年来,通过区级示范轮训、乡镇兜底培训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2600余人次。搭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急难险重任务“试金石”作用,建立经济发展前线、重点工程建设、乡村振兴、急难险重“四个一线”培育年轻干部机制,采取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有重点、有计划地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壮筋骨、长才干,通过设立青年干部论坛、组织青年干部调研活动等方式,为年轻干部提供交流学习、展示成果的机会。突出人岗相适。统筹全区干部资源,准确掌握班子专业化水平和岗位需求,结合干部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能力特点等要素,按照党政综合、经济金融、农业农村等6大类别建立专业干部人才库,针对不同部门及乡镇职能特点,个性化选配领导班子,提高班子专业素养和岗位需求匹配度。
紧盯使用关键期,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抓实日常经常。建立干部监督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加强与纪委监委、巡察、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将平时获取的监督信息与借助年度考核、干部考察、民主生活会等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不断强化日常监督的深度。注重关心关爱。制定关爱基层干部“十条措施”,刚性执行待遇落实、心理关怀、休息休假等制度,全覆盖组织干部健康体检,对身体状况较差的干部及时轮岗交流,建立干部家访、信访举报查前研判、受处理处分干部重新使用3项“暖心”机制,主动为干部加油打气、担重负重,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敢闯敢干。激励担当作为。加强干部考察识别,结合年度考核、一线考察、平时考核等,近距离全方位考察了解干部政治素质、德才表现、群众口碑,明确在推动中心任务、重点难点攻坚、重大项目招引、重要人才引进、争创重要荣誉、创造先进典型等10类工作中,作出突出表现的个人,给予直接晋升或优先晋升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