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人物访谈

遵义市凤冈县:“引育用留”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发布时间:2024-12-18 01:29:59 作者:admin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近年来,遵义市凤冈县着眼县域发展需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紧扣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拓渠道、抓培育、搭平台、强激励,构建起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拓宽渠道“引”,蓄足人才聚集“储备库”

  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先后制定《凤冈县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凤冈县“节假日专家”实施办法(试行)》等引才政策,使得“全职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的引才体系基本健全。紧盯重点引,坚持需求导向,重点围绕“四化”建设和教育、卫生、金融、农业等重点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人博会、高校招聘、公开招考、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等方式,全职引进硕士研究生2人,柔性引进各类专家人才23人。重点围绕蚕桑、肉牛、水稻、茶叶等产业发展,对接省、市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26人到一线开展服务和技术指导。吸纳回流引,以实施“凤还巢”“同心共富”“四乡行动”为抓手,回引在外优秀企业家、致富能人80余人,成功发展各类经营主体40余家。

  分类施策“育”,浚通人才成长“源头水”

  注重乡土人才的挖掘和培育,打造做优“乡村掌墨师”品牌,通过开展职称评聘、工作室打造、建立培训机制等方式,纳入全县“乡村掌墨师”数据库的乡土人才11587人,重点培养对象846人,认定一、二、三级“乡村掌墨师”326人,建成“乡村掌墨师”工作室10个,开展县级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3期。紧扣新业态新领域发展需求,坚持电商赋能产业发展,实施“一村一网红”“云村长”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正向引领、激活当地产业、文化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聚焦县域发展需求,组建基础型科技创新团队23支,助推县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外派交流,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编制东西部协作人才培训项目,组织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领域干部人才94人到珠海培训;制定《凤冈县选派干部赴珠海市香洲区深化培养工作方案》,选派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41名到珠海有关单位挂职或跟岗历练。

  搭台铺路“用”,释放人才创新“智能量”

  聚焦行业特点、岗位特征、专业特长,分类建立教育、医疗、法律、农业等5个专家人才库,共有各类人才800余人,其中乡土人才130余人,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科学、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精选317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组建13支专家服务团队,一线开展科技推广、技术指导、教学交流、联合攻关等服务,解决技术问题25个。组织开展基础性示范服务和“揭榜挂帅”行动,推动174名农技干部深入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服务,并建立博士工作站、专家小院6个,引导更多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畅通专业技术人才流通渠道,推动事业单位人员科学有序流动,把专业人才调整到专业岗位上,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今年来,共调整专业技术人员11名。

  倾心服务“留”,做优人才发展“生态圈”

  制定《凤冈县高层次人才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督促各引才单位兑现住房补贴和人才津贴20余万元,确保人才“红利”全部落实到位。认真落实《遵义市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实施办法》,印发《凤冈县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实施细则》,设置单位专员、窗口专员、部门专员100余名,协助申报遵义市人才服务绿卡1100余张,让各类人才享受户籍办理、出行服务、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家属随迁等关爱服务。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建立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台账,常态化开展人才走访联系,服务各类专家人才600余名。每年四月份第4周开展“人才周”活动,解决人才实际困难,促进人才成果推广应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增强各类人才对凤冈的认同感、融入感和归属感。

  信息来源:遵义市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左力

  二审:肖殿瑾

  三审:陈远龙

  编辑:彭珺瑞


原文链接:https://www.gzzzb.gov.cn/rcgz/rcfz/20241216/20241216_2646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