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北务镇构建科学规范的“三位一体”培育体系,着力打造一支“能扎根、肯干事、有情怀、善作为”的大学生村务工作者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统筹谋划布局,规划成长“路线图”
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出台《北务镇大学生村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由镇党委、村党组织共同负责大学生村务工作者管理,建立日常考勤、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以及期满考核等管理机制,强化对大学生村务工作者的管理培养,引导大学生村务工作者扑下身子、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服务基层。制定《2024年北务镇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将大学生村务工作者纳入北务镇青年干部“青苗工程”,参加镇级年度“擂台赛”,与机关青年干部“同台比武”,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务工作者推动村级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优化培育路径,铺设提升“快车道”
强化专题培训,采取镇村两级联动培训方式,开展政策理论、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村务管理等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村务工作者政治素养和业务本领,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大学生村务工作者队伍。建立大学生村务工作者“3+1”传帮带机制,即由一名镇包村领导担任“思想指导员”、一名镇科室负责人担任“工作引航员”、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一线教导员”,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传”思想、“帮”实践、“带”言行,促进大学生村务工作者快速成长。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将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村务工作者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搭建实践平台,厚植发展“新沃土”
打造实地“练兵场”,开展“青春有为·振兴有我”主题实践活动,以写好一份村情调研报告、办好一批惠民实事等“七个一”活动为主题,持续开展农户走访工作,累计记录546本民情实践调研笔记,鼓励大学生村务工作者脚踏实地,用心干事。组建大学生村务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燃气隐患排查、公厕清洁、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力所能及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推动大学生村务工作者参与村级事务,让他们在应急防汛、环境整治、网格管理等重点岗位上积累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