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永定镇惠康、惠润地区处于门城核心区,属于镇域面积最大的回迁区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区域。惠康地区包含3个社区、7个行政村,惠润地区包含3个社区、6个行政村,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新建社区、回迁社区投入使用,村居并行社区较多,人员结构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永定镇党委为破解村居并行地区治理难题,创新基层治理思路,探索成立惠康、惠润两个区域功能型大党委。两个大党委坚持以区域党建为统领、以多元参与为驱动、以群众诉求为切入口,加大走访、入户、宣传的力度,引导居民有问题及时找“大党委”,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主动向前一步服务于民,积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第一时间化解矛盾,推进“村居并行”向“村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能力,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共建。凝心聚力,团结共进,按照“地域相邻、便于工作”的原则,永定镇党委在惠康、惠润两个村居并行地区,试点成立地区大党委,选派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优秀科长和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担任大党委书记,以地区大党委为轴心,统筹村居事务,村居之间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转向步调一致、组团发展,形成“一核多元,融合治理”的区域化党建生动实践,共商共治解决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统一思想,细化责任,依托“红色为民风采园”党建品牌,打造“镇党委—地区大党委—村居党支部—楼栋党员户”四级组织架构,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治理责任体系,有效延伸党的工作触角,实现多方联动、集群发力,保障村居步调一致、同心聚力,着力锻造务实作风。多方合力,联动发力,依托大党委凝聚作用,整合调动村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开展物业区域化管理,共商共议解决对策,不断调动居民群众自治积极性,强化组织凝聚力,形成“村居共同干,难题同心解”的良性互动。
提升效能,推动队伍共管。深化学习,高效落实,依托“周例会”制度,增设学习模块,通过带头领读、研讨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加强村居“两委”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的领悟与认知,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系统性。对照主题教育整改要求,以惠康、惠润地区为整体,针对停车和消防安全等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5项,并全部高质量完成整改。重视交流,提升素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村居“两委”围绕工作职责、工作方法、能力素质提升和搭建共享平台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通过经验分享、反思不足、案例剖析,统筹谋划,共同解决地区大党委治理过程中的共性与难点问题,有效提升村居“两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未诉先办,惠及民生,为减轻村居矛盾、厘清权责,惠康地区大党委上线“惠康有我”小程序,惠润地区大党委成立接诉即办登门队,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见面、第一时间解决;深化“红色为民风采园”党建品牌建设,大党委书记、村居工作人员、物业公司负责人固定每周在村居内进行巡视,主动发现问题,实现未诉先办,自两个大党委成立以来,共同协调解决充电桩安装、车棚改造喷漆、车辆赔偿等诉求120余件。
联合发力,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建设,细化管理,惠康地区大党委积极探索将智慧技术嵌入居民生活,通过“党建+大数据+村居服务”,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打造能够辐射3个社区、7个村、7000余人的智慧治理模型,实现业主、物管、村居数据互通互联,不断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排查,消除隐患,主动向前一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梳理“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瘫痪,消火栓管网无水”等历史遗留问题,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楼宇28栋,完成惠康、惠润地区消防除险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确保地区127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统一规划,响应诉求,持续激发内生动力,聚焦接诉即办,推动协商议事见行见效。围绕“小区地库车位不足、学校高峰时段停车需求大”等问题,大力实施地库维修工程,新建4个临时停车场,地区车位配比由1:0.14上升至1:0.4。村和社区强化沟通配合,通过规范停车位施划、加大文明停车劝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停车秩序管理能力,切实破解停车难题。
目前,门头沟区永定镇惠康、惠润地区大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根据地区实际,创新工作举措,为辖区村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形成了“村居共同干、难题共同解”的良性互动机制。自成立以来,累计解决历史存在的群众实际和民生问题327件,惠康地区接诉即办解决率由2023年年初的47.54%上升至95.3%,惠润地区每月诉求量下降了60.5%,满意率提升至98.2%,切实解决了基层治理中的“难、痛、堵”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