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沈阳市苏家屯区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一线聚集,为全区农业增收、群众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坚持拓宽渠道,集聚人才。出台基层人才编制“周转池”实施方案,统筹安排50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名额,用于引进基层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实行专编专用、动态管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强化院地合作,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与省农科院开展科技共建战略合作,从做优品种、做好管理、做强加工、做通市场、做实收入等方面深化合作。紧盯需求聚才汇智,聚焦农户在果木种植、土壤改良等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柔性引进沈阳农业大学秋子梨栽培博士团队,先后6次深入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开展果树种植技术指导,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家,推广应用果树栽培技术6项。
坚持整合资源,培育人才。“点”上突破,打造工作站点,通过打造1个区级专家工作站点、用好乡村振兴百里长廊五大实训基地、定制N套培养计划的“1+5+N”培训模式,建成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工作站,积极组织农业技能培训。“线”上延伸,用好区乡村振兴学院和党校资源,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以粮油作物稳产保供等为重点,年均培育高素质农民350人。“面”上突破,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区分人才培养重点,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人才队伍。开展农村电商培育计划,累计培育电商经营主体180家。
坚持服务发展,用好人才。利用专家服务团智力资源,结合每个街道产业规划,策划实施一批好项目,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结合村集体经济“增收共富”专项行动,支持帮助村党组织创办合作社,打造集试验、推广、培训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已形成党建示范项目6316亩,引进示范新品种97个,推广新技术27项,新增效益1500余万元。积极对接省农科院专家资源,协助区内龙头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有关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在盛宝米业有限公司建立专家工作站,为企业解决水稻优质米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