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勤政简报

皎皎中秋月 殷殷家国情

发布时间:2021-09-16 23:03:05 作者:admin   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自古以来,“月”——尤其是中秋之“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团圆、宁静、和平、美好的物化象征,历代词人墨客以如花妙笔描绘月、赞美月、感怀月,留下了无数咏月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但在所有吟咏中秋的抒怀之作中,最令我感佩动容的是清末巾帼英雄“鉴湖女侠”秋瑾的一首《满江红·小住京华》,直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堪与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异代颉颃而毫无愧色!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此词作于1903年中秋,秋瑾时年28岁(四年后慷慨就义),读这首词,铺面而来的,是一位爱国志士的满腔热忱,是“拼将十万头颅血,须将乾坤力挽回”的决绝和勇毅,那种大气磅礴、牺牲担当,让一切的花前月下、多愁善感相形失色,让所有无病呻吟、寻章摘句的无聊文人轻若浮尘。

  在二十世纪的起始阶段,中国这个悠久的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灭种、存亡绝续的民族危机,凡为有识之士无不忧闷彷徨、五内如焚,如民国元老张继所言,耳闻目睹之时时事事莫不令人“血为之沸,发为之竖,肺为之炸,目为之裂,欲拔剑、砍地、奋身、蹈海!”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当时的中国人心态可能和现在的巴勒斯坦人差不多,弱者被欺负得忍无可忍,于是乎势如疯虎、拼死反抗,“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爱国主义是人类永恒的普世价值,不论你是什么人,都应该无条件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正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功勋团体使新生的共和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使美国在冷战中凝聚了士气军心从而取得了最后胜利;而前苏联,则由于在其临终前的十余年间“历史虚无主义”大肆泛滥,最终导致“二十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在未发一枪一弹的和平年代轰然坍塌……

  今天的中国,面临的内外环境和一个世纪之前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但《国歌》里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先哲也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越是顺利遂心的时候,越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能忘记内外都有或明或暗的敌对势力,挖空心思给我们下绊子、使阴招、搞破坏,没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难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远景变为富强幸福的美好现实的。

  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无可置疑,今年的中秋节正值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物质充裕、政治清明的太平治世,让我们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扬爱国主义大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属于我们的时代贡献! (泗县纪委监委 刘站)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qfy215/p/9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