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五气充盈擎利刃

发布时间:2022-03-26 13:05:31 作者:admin   来源: 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气是由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孟子有云:有气,体之充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平衡协调即为“气机调畅”,是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纪检监察干部处在惩治腐败,严肃党纪第一线,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纪检监察干部的“气机调畅”,就成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五气充盈”,纪检监察机关才能高擎反腐利刃,清除邪瘴,维护社会的海晏河清。

  博览群书涵养才气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一个人的气质不在穿金戴银,不在豪车洋房,也不在艳丽的容貌,而是得体、自信、从容的为人处世之道。

  正如成年后的苏轼在一首诗中所写:“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养才气,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有些问题非常复杂,要想使工作更好地开展,就需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甚至要成为“行家里手”。首先是要沉下心来学。由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只有通过“深阅读”才能做到,所以纪检监察干部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去除浮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挤出时间来学。随着监督对象的增多,纪检监察工作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学习就需要高度的自觉性,拿出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作风,挤时间去学习。因此,纪检监家干部无论工作任务有多重,时间有多紧,必须及时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用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防微杜渐滋养正气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真气不正,故有邪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

  “为政之要,贵在廉洁,廉洁之本,贵在自律。”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纪检监察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干部应具备的“正气”。

  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常以良好风气为尺度和标准,堵住腐败的“方便之门”,做到自强、自律、自警、自醒,始终保持纪检监察干部廉洁自律的本色。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政治立场,自觉构筑“腐化变质”的防线,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能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切实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二要提高拒腐能力。常想立身之本,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纪检监察干部要从细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严以律己、防微杜渐,善于约束自己,抵抗住腐朽文化的诱惑,力保纪检监察干部的纯洁性。三是强化监督意识。将“工作圈”置于人前,将“生活圈、交际圈”置于人后。要心胸广阔,虚心接受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群众的监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攻坚克难砺养锐气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面对危难时,惟有鼓足志气、锐气、胆气,方能汇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

  当前,全面改革正步入深水区,同样也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窗口期。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会眼睁睁地看着机遇在犹豫中逐渐丧失,差距在徘徊中不断拉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上,有些险,必须冒,有些关,必须闯!党员干部要勇于担起时代重任,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和韧劲,敢于涉险滩、攻堡垒,主动挑最重的担子、接“烫手的山芋”,以勇立潮头的使命担当,锲而不舍的坚韧执着,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功成不必在我”的壮志豪情,投身到攻坚克难的时代洪流中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执纪执法办案中,难免会面临一些干扰,越是这样的形势,纪检监察干部越要担当,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其次,要敢于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当前也面临着人力物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职责所在不容半点懈怠,两强相遇勇者胜。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迎难而上,不要拿人员不足当借口,不要拿能力有限当免责令。责任面前,定当全力以赴。用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用心细如绣花的执着精神,用心高天地宽的创新锐气,迎接各种挑战。

  宅心仁厚安养大气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

  意思是说,秦穆公走失了骏马,歧下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把马抓住分着吃了。官吏最终查到了这群人,想要依法惩治。但秦穆公却说:“君子不能因为失去牲口而加罪人类,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你再给他们送一些酒过去吧。”

  这个故事发生之后的第三年,秦穆公伐晋,却被晋国困住,自己还受了伤。危急关头,一支队伍冲了过来,击溃晋军,秦穆公因此反败为胜。这支队伍,就是当初吃了秦穆公的骏马,却被秦穆公赐酒赦免的当地百姓。秦穆公的宽厚,不仅得到了福报,还让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了大气恢宏的英名。

  弘一法师李叔同《改过十训》的第三条,说的就是宽厚: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心怀宽厚的人,能够体谅他人,富有同情心,处处透露着大气。他们的魅力来自温和、涵养、善良,由内而外散发着洒脱和高贵。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但如果只是片面地看问题,则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工作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分析问题,虚怀若谷,从容大度,保持豁达的良好心态,一是要有包容之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意见分歧,要有包容他人的大气,以他人为镜,照见自己的不足。二是要有勇于接受批评之心。道义相砥,过失相规。一些善意的提醒,常常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发端。我们“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也只有这样,才能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

  淡泊名利静养清气

  功名利禄只是役心之物,不可强求。

  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中书令徐勉身居高位,却从不营置家产,平时所得俸禄,大都分给亲族中的穷困者。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刘向说:“嗜欲者,逐祸之马也。”黄宗羲说:“少欲觉身轻。”古往今来,多欲就是导致灾祸的主要根源之一,很多人正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过多过滥的欲望和贪念,才会在无边的欲望和膨胀的贪念中腐败堕落、自毁前程,种下害人害己、拖累子孙的人生苦果。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应当正确看待工作与生活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利与弊,培养积极的价值取向,将淡泊名利作为自己的修心之策,静养清气,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要能吃苦肯吃亏,凡是吃苦吃亏的事,自己走在前面,别人自然就会跟上来。也要受得了委屈,能够任劳,也能够任怨。要培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胸怀和气度,坚持以德修身、以德立规、以德定行,不谋一己之得失,而忧事业之兴衰,全身心地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

  气者,人之根本也。乡村振兴征途在前,关键时刻,需要提振“士气”、振奋精神。气可鼓而不可泄,我们惟有五气充盈,紧弓满弦、激情满怀,才能高擎监督利刃,趟出一条风清气正的新长征之路。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lljc/article9a1e420b47864a2d9d4c42923477797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