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党建话语的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2-06-24 11:58:47 作者:admin   来源: 陕西党建网

  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党建话语因党而生、因党而兴。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史上的恢宏史诗,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而且以独特的“中国话语”书写了自身建设的苦难辉煌。

  在传承创新中发展的历史逻辑

    党建话语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党的建设的历史纵深中走出来的,是在一定的历史基础、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产生的。历史的痕迹、时代的烙印深深地印在党建话语中。在初创时期,党建话语明显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影响,借鉴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话语。早期党纲、党章中出现的“苏维埃”“布尔什维克”等舶来话语便是佐证。

    党建话语不是轻轻松松产生的,而是在百年奋斗、艰辛探索中产生的,有的甚至是在付出血与泪的巨大牺牲后才被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话语就是在总结秋收起义失败的惨痛教训时提出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此后,历经战火硝烟的熔铸、和平岁月的考验,“支部建在连上”一直是党的建设的“传家宝”,并作为我们党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被逐渐推广到各地、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全党“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今天,支部已不仅仅建在连上,而且建在网上、建在村组上、建在产业链上、建在楼栋上……“支部建在连上”作为党的建设的“传家宝”和宝贵经验,落实到激活“神经末梢”、畅通“毛细血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党建实践中。

    党建话语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伴随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比如,对于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窑洞之问”,1945年,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时隔76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并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两个答案给出时的历史条件不同、时代任务有别,都深刻回应了党的建设和长期执政的重大问题,反映了党建话语继承性和发展性的辩证统一。

  在“两个结合”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话语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话语表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做到了坚持“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主体,是百年来党建话语的叙事主体和创新主体,其高度的理论自觉和主动创新精神是百年党建话语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党的建设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百年党史来看,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但也存在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然而,这一认识当时并没有成为全党共识。紧随其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共产国际决议、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错误便开始了其长达4年的党内统治,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直到遵义会议召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被确立,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主张逐渐被全党认识到。到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此后,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多地将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化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中国话语”,党建话语便是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话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入人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这种“民族形式”其实就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表达形式、话语形式。比如,毛泽东同志把“实事求是”这一来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本意是用来赞扬治学精神的传统文化话语用到党的思想路线中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丰富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并与时代紧密互动,经常把“老祖宗的话”用到党的建设中来。他用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教育领导干部要谦卑自省、战兢自持、敬畏人民、廉洁奉公;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育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用“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等教育党员干部重视道德修养,始终做到慎独慎微等。

  在回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中建设党的实践逻辑

    话语源于实践、反映实践、服务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如此,话语创新亦如此。

    党建话语是时代的声音、人民的声音。党建话语创新就是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风雨仍葆有青春活力,能够根据实践需要和人民诉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话语创新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我们党创造了“中国梦”“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确立”等新的时代话语。伴随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推进,“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央八项规定”“四风”“七个有之”“三严三实”“四种形态”“打虎”“拍蝇”“猎狐”等成为新时代耳熟能详的党建话语,党的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绘就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五十余人的小党锻造成为一个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因时而变、因需而变的强大回应能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党建话语正是这种应变能力、回应能力的载体和体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继续提炼和打造党的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以理论的新概括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以话语的新表述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作者:孙照红,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20623/702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