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溪口镇党委坚持把高质量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打造多色发展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以“山水”名片和“红色”招牌为旅发大会增色添彩。
“党建+资源”,打出“红色”招牌
创新“一二三四五”党员教育培训机制。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点”,打造“六个一”红色教育精品线路和“周一大讲堂”“两个亮点”,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学习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三项制度”,强化党委统筹、组织委员指导、党建指导员管理、支部主体责任“四个责任”,用好集中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党员全员轮训、实践锻炼、线上学习“五种形式”,抓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今年已组织开展“周一大讲堂”18期,“听青年说”14期,1000余人次参与培训。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党建活动线路。整合棉花山阻击战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碑、红军树、苏维埃溪口区政府、红二·六军团指挥部、红军医院旧址等红色资源,探索形成“六个一”即“一个古镇”引领“一山、一树、一府、一部、一院”党建活动精品线路,形成红色教育聚集圈,以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文化美”,每年吸引150多个党支部、一万余人来开展主题教育。
溪口镇樟树村红军树广场
打响“青春先锋”党建带团建品牌。制定“111”党建带团建方案,坚持“一支青年队伍”带到底、“一套青春活动”做到底,“一项成长机制”帮到底。摸底致富带头人、青年企业家、红色文化解说员、工匠能手等各领域青年人才,建立青年人才库,组建旅发大会青年宣讲团,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开展“百年团史青年说”、青年足迹打卡红色地标、“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激励青年团员、党员汲取红色精神,奉献青春力量。
“旅游+文化”,助力“绿色”发展
推动“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支持水果产业、粉丝产业、油茶产业、蔬菜产业以及月饼产业等五大产业基地发展,重视金秋梨、葡萄、黄桃等采摘农业,引导党员带头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吸纳1000余人就近就业。每个村(居)培育1-3个重点产业,成立产业党小组,新增水稻种植基地、工艺丝瓜种植基地等,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40余万元。
党员干部参与村级集体经济水稻基地插秧
推动“旅游+休闲”融合,发展休闲观光游。“两溪交口拥圣地,卅里长潭绕镇流”。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溪口镇吸引党员回乡创业,支持古韵溪山庄等本地企业发展,打造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点,今年上半年接待5万余人次,为3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产品销售,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推动“旅游+户外”融合,发展户外拓展游。促进樟树营基地、木子寨发展,开发爬雪山、过草地、柴垛餐厅、篝火红歌晚会、户外露营等项目,探索实现文农旅体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接待1万余人次。将产业发展涉及的党员联系起来,成立红色产业发展服务队,借助湖南卫视等平台开展宣传活动,打造新的旅游“打卡”地,以特色活动助力旅发大会。
樟树营户外拓展基地“过草地”项目
“治理+服务”,打造“金色”标签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党组织——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网格化体系,扎实开展“五个到户”“我为群众办实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共有280余名无职党员认领岗位,390名党员联户4782户,积极推动集镇环境整治、房屋风险排查、控违治违、疫情防控高速路口值班、“三沿六区”坟墓整治等助力旅发会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实行“三报告”制度,保证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做好干部培养工作。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包括所有班子成员在内的17名导师帮带38名对象,所有新补选村干部均有1名导师结对帮带,结合重点工作推进实践指导200余次。落实《慈利县激励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八条措施”(试行)》,组织全体村干部开展健康体检,落实福利待遇,开展村干部谈心谈话,深入了解村干部动态,稳定村干部队伍。
优化为民服务工作。推行“一门式”服务,按照“2+X”模式设置为民服务窗口,今年共办件1268次,其中上门办证30余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党员应急先锋队,组织开展3次应急演练,筑牢群众安全屏障。成立1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办一次会、兴一座城”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旅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