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距离拉萨1700多公里的阿里,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地处偏远、高寒缺氧,成为常人不愿去的荒凉之地。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与苦寒抗争,与海拔叫板,筑梦雪域高原。以高度的大局观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维护边疆稳定,以高度的责任心带领群众共赴小康,在祖国西南边陲书写着共产党人建设边疆的忠诚与担当。
涉险滩、攀水库、翻峭壁、闯激流,这是梁林江在阿里的日常。作为一名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者,梁林江深入推进河湖治理保护、开展河湖问题监督检查、推进河湖健康档案建设,建立“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这是在狮泉河巡查河长制,并检查取水口计量监测设施;这是在加木河检查,检查加木灌区取水在线计量设施。通过系统治理,打造示范河湖。2021年阿里地区荣获国家水利部河湖管理先进集体。
这里是措勤县曲洛乡赤马村,杨长青再次来到结对认亲的两户藏族亲戚家看望。办实事、解难事,共谱民族团结情。引导牧民摒弃等、靠、要思想,在措勤县建成优质羊绒示范基地,帮助农牧民群众销售紫绒山羊围巾、风干牦牛肉、藏香等特色产品50多万元,为措勤县农牧民争取优质羊绒补贴85万元,为偏远牧区发放防寒衣物4000多件。三年间,杨长青带队完成国家电网援藏项目7个,投入资金9100万元,助推措勤县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事业。
烈日下、风雨中、冰雪里,张彦平始终巍然挺立,守护着阿里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安全。因为经常跑工地,工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张师傅”。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张彦平发挥专业特长优势,在工程质量安全、扬尘治理、污水处理厂、加气站、厕所革命、垃圾填埋场、EPC市政基础设施工作中,建立起阿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进阿里工程质量标准化水平,三年间,累计检查建设项目200多个。
阿里国道沿线共有4G基站176个,5G(2.6)基站105个,5G点位70个,国道4G覆盖率97%。通讯的便利,离不开解决偏远农牧区通讯难的任朗。三年来,任朗为牧区群众捐赠500部藏文手机,解决了阿里没有共享单车,改则县、措勤县没有出租车的问题。与北京、深圳、广州、杭州、青岛的50多家企业洽谈,助推手机和智能硬件制造厂商来西藏投资。优化调整阿里十四五产业布局,落实国家投资项目8个,阿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眼前这位被农牧民群众团团围住的大明星叫“米光明”,藏族群众喊他“格拉”,意为“老师、行家里手”。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米光明,处置了阿里多起动物传染病,培训基层兽医800多人,指导7县农牧民科学养殖,为部队治疗多匹军马,还试养了藏香鸡、藏香猪。米光明的微信上有200多位牧民群众,24小时不间断地咨询他各种家畜疾病。三年间,米光明跑遍了阿里每一个高海拔牧区。问他累不累,他说作为共产党员,要有责任、有担当,始终把国家援藏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援藏期满,米光明放心不下阿里的畜牧业和牧民群众,选择把女儿继续留在阿里,接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这里是普兰县烈士陵园,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刘建正带着学生们瞻仰英雄纪念碑,为烈士献哈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刘建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教师队伍发展,并加强与内地学校线上交流。
“质量、建设、爱心”是陕西省教育援藏的三大特色。18名援藏教师与阿里60多名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制定帮扶计划。支援阿里基层校园足球和素质教育。为阿里职业教育提供技能“代培”帮扶,培养技能型人才。
眼前这1500双雪地靴,是陈志良通过社会公益捐赠给改则、革吉、措勤县的学生们,保障他们温暖过冬。三年间,陈志良带领考试中心,组织高考、中考等各类考试20多场。通过交流研学,开展教学指导培训,提升校长办学治校、教师教学能力。
从旅游业发展基础,到发展环境,再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这一万多字的阿里旅游业深度调研报告,是高彦武跑遍阿里的每一处旅游区记录的。援藏一任、造福一方。三年来,高彦武聚焦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两个指标,通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文旅融合、培养旅游专业人员、内地宣传、招商引资,阿里实现游客人次增速全区第一,加快推进了阿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护理人员王小娟手中抱着的新生婴儿叫次仁,意为长寿,孕产妇大出血,王小娟和同事们刚把母子二人从死亡线上救回。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培训,王小娟制定了92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陈琳是一名病理科医生,为阿里检查300多例病理活检和细胞学,完成5000多例宫颈和HPV检测。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何旭鑫,已检测5万多例新冠咽拭子标本,隔离衣一穿就是6小时,经常工作至深夜,同时还负责食品源致病菌监测,已检测300多份食品样本。这里是重症监护室,王成立正在给出车祸的危重患者复查。作为阿里重症医学科专家,王成立收治过产后大出血、心肺复苏、神经重症、心源性休克等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90%以上,为阿里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宋红艳是阿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她一有时间就下乡普及法律,书写诉状、参与纠纷调解,代理刑事、民事诉讼案件,为学生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中小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弱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让困难群众沐浴法治阳光,维护受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法治西藏建设。
国旗见证使命,誓言激励初心。七一建党节这天,护旗手许永江护卫着五星红旗走向国旗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激发着许永江心中的援藏使命:推动阿里河湖长制持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三年来,许永江培训了2000多名基层河湖长工作人员,发现河湖“四乱”问题542处,巡查清理河湖岸边垃圾521吨,开展河、流、湖、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12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更换河湖长公示牌1330块。
这里是生活垃圾填埋场,赵殿杰在检查垃圾分拣和填埋区覆土;这里是农业产业园,赵殿杰在检查农膜使用和处理;这里是农村公路,赵殿杰在检查工程质量。三年来,赵殿杰持续推进环保督查整改、节能减排、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农牧区环境基础设施、推进塑料污染专项治理,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阿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项目列入“十四五”规划。三年间,赵殿杰带队清理白色垃圾134吨,回收农用地膜3750公斤,发放节能灯300个、环保布袋17000个,有效减少了阿里白色污染。
这里是噶尔县左左乡正在建设中的7178平方米的20栋安置房,感恩的群众得知朱于方正在调研美丽乡村提升工程,自发前来敬献哈达。石山、红堡、湿地、河流,扎西岗乡的热拉红堡和扎西岗寺,纳入噶尔县“一日游”环线,朱于方时常来到工地督查停车场、道路、步梯、凉亭等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为打破农牧民传统零散销售观念,司马龙和工作组把全县的羊绒统一收集、竞价拍卖、规模销售,完善白绒山羊产业链条,提升养殖体系和产销模式。在白绒山羊产业基地,司马龙正在检查机械化羊绒车间。在热角村班公柳苗圃基地,司马龙为村里支招,把基地打造成经济林、防护林、观赏林,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
从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到生态、乡村振兴,从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关键小事,处处都有阿里援藏干部的身影。他们讲政治、顾大局,以实际行动体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扎实推进阿里各项工作:受援县区的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援助地与阿里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一大批带动效益明显的产业项目落地阿里,开辟出发展繁荣新景象,续写出民族团结新篇章。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眼下,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已陆续抵达阿里,他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接力、扎根阿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与阿里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继续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