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情民声

常宁市:激发乡村振兴“山水情” , 驻村工作奋力“闯创干”

发布时间:2022-08-09 21:48:40 作者:admin   来源: 红星网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成群众最满意的效果……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以来,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乡村一线奋战。常宁市94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和410名下派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正乘“万雁入乡”之东风,在干事创业中不断激发“山水情”,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永葆驻村工作“赶考”姿态,高效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咬定“青山”不放松,常喝理论“墨水”,永葆“闯”的精神。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践行者和推动者,驻村干部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组织村干部、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建五分钟”等党组织活动载体,坚持常态化学习制度,带头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涓滴式”常喝理论“墨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把握政治信仰关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永葆“闯”的精神,结合乡村实际因地谋划,补短板强弱项,学会用政策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促进发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悟理、总结、提高,从而转化为解决乡村振兴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常宁市新河镇推行“党建联盟+产业联盟”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创建新河鱼、农机、水果、电商四大产业联盟,闯出让“小产业”形成“大规模”,实现“新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面对乡村振兴新机遇,在干事创业中做到闻鸡起舞、快人一拍,在奋勇争先中闯出一番事业。

  攻克“关山”不畏难,常流实干“汗水”,永葆“干”作风。实施乡村振兴,一定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很多“关山”要攻克。驻村干部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担当造福一方的使命,引导好村干部,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攻克推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等层层“关山”,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实干状态干好工作。保持真抓实干的作风,低调务实、少说多干,用辛勤的“汗水”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决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在常宁最偏远的塔山瑶族乡,乡党委与工作队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队接着一队做,通过做大做强“茶叶”“箬叶”等特色产业,将漫山遍野的叶子打造成为山区群众名副其实的“致富叶”,建设天堂山风景、西江漂流、东江峡谷等多个优质旅游项目,将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坚持干事雷厉风行的风范,敢干事干成事,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以“钉钉子”的精神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干出新成绩。

  勤攀“高山”不停步,常沾乡村“泥水”,永葆“创”的劲头。当前“三农”工作任务繁重,面对又多又重的乡村振兴事业“高山”,驻村干部要永葆“创”的劲头,身先士卒、先试先行,带领村干部、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方能立起标杆,创出佳绩。通过屋场恳谈会、党员工作队等活动融入群众,要真正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块吃、一块干、一块苦,身上的“泥水味儿”浓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也就近了。常宁市白沙镇杜阳村的驻村干部放下架子去农田,俯下身子、拿起锄头,自己动手种菜、种地,与农民同生产,感受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的不易,感受收获一点一粒的腰酸背痛。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对群众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多费脑水,敢于创新,不能单靠老经验、老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要用新思想、新观念去思考、去创造性解决问题,在乡村振兴事业中不断凝聚民心、助推发展,让广大群众的心与党贴得更近。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08/09/138882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