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奋进新征程的广东省惠州市,坚持“全域党建”思维,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广东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着眼构建高位统筹、协同联动的推进机制,加强基层治理规划布局、政策指导、资源保障和力量配备,形成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党建力量“下沉” 乡村治理提效能上水平
“以前不懂法,现在明白了,认罚。”经大亚湾区霞涌街道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机关第一党支部、晓联村党总支组成的“攻坚队”多次上门释法说理,晓联村村民温先生接受了违建处罚,恢复了占用土地的原貌,一场土地纠纷有效化解。这是惠州开展“党建引领百村共建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下简称“百村共建”)工作的生动写照。
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2年4月,惠州部署开展“百村共建”,聚焦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矛盾纠纷突出等乡村治理难点痛点,推动市县(区)组织、政法系统党组织与238个治理难、基础弱的重点村(社区)党组织逐一“结对子”,实现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
“百村共建”工作启动至今,已排查各类风险隐患3961个,化解矛盾纠纷588起,领办民生实事3883件,将党对社会基层治理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见到真效。
此外,依托“一村(居)一警”提档升级,推动市县公安机关229个党组织与180个重点村(居)等结对共建,围绕矛盾纠纷调处、疫情防控、服务群众等工作,协同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切实为群众解决身边的“难事、烦事”。
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过去一年,惠州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赛龙夺锦比干劲,举办“擂台赛”80余场次,狠抓55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攻坚”,调训100名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93名驻村第一书记及到村任职选调生,460余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万+”目标。
与此同时,着力培养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在5个涉农县(区)成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面向全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并升级“惠州市农村外出人才建档立卡系统”,对6.6万多名45岁以下、大专以上外出能人逐一“建档立卡”,选聘镇村储备人选2100多人,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积蓄了新力量。
惠州乡村大地,目之所及,党徽熠熠生辉,党旗高高飘扬,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有力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红色引擎”发力 城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
楼梯过道杂物清理一空,治安隐患片区安装监控,碰到困难有了求助之处……仲恺高新区沥林镇新镇社区的租户吴玲感叹:“‘红色出租屋’党群服务站就像贴心的‘红色管家’,许多烦心事都能帮忙处理。”
仲恺高新区现有常住人口53万,其中79%为流动人口,出租屋超过1.1万栋,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
为破解出租屋管理中出现的“治安案件多、安全隐患多、租客管理难”问题,仲恺高新区于2022年1月创新打造“红色出租屋”党建工作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网格员、党员房东、党员租客等主体先锋模范作用,整合辖区内政法、公安、应急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及时处理租客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在解决难题、服务群众中推动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仲恺高新区已在各园区、镇(街道)、村(社区)等出租屋聚集区域全覆盖建立54个出租屋党支部,在楼栋数100栋以上的出租屋片区或网格建成24个“红色出租屋”党群服务站,党员房东、党员网格员等成为租客的“红色管家”,有效填补了出租屋这一基层党建“空白领域”,形成出租屋领域的“枫桥经验”。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不断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过去一年,惠州持续深化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健全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采取“专职委员+兼职委员”模式,推动22个街道、273个社区设立兼职委员924名,城市党建互联共建效应不断增强。
同时,深化拓展“部门下沉、共建一流”制度,推动市、县两级77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下沉社区结对帮扶,并探索支部建在小区,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最前沿,建成镇街一级网格76个,村(社区)二级网格1316个、三级综合网格3488个,持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着眼进一步强化党员服务社区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惠州不断探索,推动常住惠城区辖区范围的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含预备党员)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和志愿服务。目前,已在1145个住宅小区成立党员预备队,下一步计划成立住宅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随着“绣花”般精细治理的不断推进,惠州城市治理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显得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党建业务融合 行业治理提质量促发展
2022年12月28日,惠霞高速(惠州市1号公路)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至大亚湾段半幅正式贯通,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与大亚湾石化区两大园区实现原料“隔墙供应”更加便利。
1号公路项目审批层级高、涉及单位和县(区)镇(街)多、征地拆迁难度大且建设周期长、任务重、工期紧。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避免“单一作战”,该项目联合党委创新开展“警企村党建共建”,将相关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把法治元素融入党建、项目征地拆迁、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形成党建引领、工作联动、纠纷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新局面。
过去一年,惠州聚焦助推重大项目提速增效,持续擦亮重大项目联合党委工作品牌,为大项目建设加注先锋动力、“保驾护航”。目前,8个市级和28个县级重大项目已成立联合党委,解决安全生产、劳务关系等问题153个,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借助“一村(居)一警”平台,推动公安机关党组织与7个联合党委开展结对共建,建立一批“党员夜校”、党建驿站,对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等各类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行业党建和治理突出问题,设立市属行业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30项量化指标,把抽象党建任务细化为定量工作指标,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向实转变。目前,全市共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113个、社会组织党组织796个,两新党员达3.4万名,有党员的两新组织4300多个。全市3940家“五类企业”动态保持有3名以上党员的100%单独建立党组织,有党员的100%实现组织覆盖,行业党建面貌焕然一新。
面对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做深做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惠州创新实施“惠‘新’行动”,出台《实施“惠‘新’行动深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若干措施(试行)》,成立市快递行业党委,重点依托滴滴出行、顺丰速运等平台公司成立21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持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组织快递企业党员下沉一线,优先保障抗疫物资派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03”本土疫情期间,组织顺丰等6家快递企业146名快递配送员成立党员突击队,累计派送各类物资用品31万份。
为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惠州充分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130个“惠民驿站”,打造10分钟“暖新”服务圈,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心烦能倾诉、闲时能充电”,切实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