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森,男,汉族,重庆綦江人,1990年11月生,大学本科学历,2012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11月起,任重庆市綦江区横山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任职以来,这位“90后”书记脱尽稚气、褪去浮躁,扎根农村埋头苦干、带领群众共谋发展,推动班子从弱到强、群众从散到聚、发展从无到有,用青春岁月浇灌新寨振兴之花。个人曾获重庆市禁毒先进个人、綦江区四星级书记、綦江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綦江区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带领新寨村先后获评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綦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年少不轻狂,“90后”老黄牛的履新路
2015年,为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年仅25岁的汪洪森辞掉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回到家乡当起本土人才。2019年,新寨村党总支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时任新寨村综治专干的汪洪森,主动挑起整顿重担,利用自己有精力、有学识、有点子的优势,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动整顿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最后,这个“90后”年轻人获得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于2020年被任命为新寨村党总支书记。
作为一名年轻书记,才上任便面临着村干部的质疑、群众的不信任。对此,他迅速转变角色、展现尽职担当,加班加点熟悉各项惠民政策,深入群众熟悉村情民情,遍访全村218户农户。村干部不齐心,他便坚持民主集中制,经常与班子成员谈心谈话,每逢节假日主动提出留守值班,让班子成员打心底服气。党员不得力,他便利用组织生活,强化党性教育和宗旨教育,开展帮弱扶贫、捐资助学、为儿童老人送温暖等志愿活动,增强党员荣誉感、责任感。群众不信任,他便做好“四议两公开”,甚至把公示栏建到了村民家门口,做到村民想知道什么就公示什么、村民质疑什么就解释什么,最终得到群众认可支持。
战疫期间,他带头深入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党员干部在他感召下,纷纷主动请缨、一线作战。他说:“守护群众的安全没有捷径,必须压实责任,包干到户、以身作则。”2022年,他带头为村民解决医疗保障、春耕物资采购、疫情防控等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如今的新寨,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真正抱成一团的“石榴籽”。
老成不老坎,抓发展开山虎的奋斗路
新寨村是横山贡米的发源地,有适合大米种植生长的独特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但作为一名早早出村读书的年轻人,农事方面还是“愣头青”。对此,他主动找到当地乡贤出谋划策,向本村种植大户虚心请教,深入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学习种植销售经验,并多方查阅优秀案例,探索出了一条“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的发展思路。他每年请专家到村举办1次业务技术培训,推动3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一起发展产业、壮大规模。同时,多方联系企业,与3家公司建立了长期销售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支部带实体、企业带产业、党员带群众,带领村民开垦撂荒地,种植精品贡米50余亩,本地村民就近务工2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年收益从千元升至10万元以上。
同时,他积极帮助农户打开农产品销路,在村办公室开通土货订购专线,并开设了一站式订购送货上门微信群,将农产品销售信息、采摘地址、订购热线等信息印制成宣传单,到各个小区物管处进行宣传。2022年累计帮助脱贫户销售大米4000余斤、土鸡土鸭200余只、蔬菜500余斤,成功带领本村农户实现在家增收。
惠民不虑己,新寨村好支书的圈粉路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这是他一贯奉行的工作理念,他还给自己和家人定下不准插手村级项目建设的“铁规矩”。2022年大田湾社的村民集体反映希望硬化道路,他第一时间到社了解情况,召集村民开院坝会。村民情绪激动,表示不硬化道路就不让他回家。他当场向群众表态,就算把自己的车卖了换钱,也要在今年把该路段硬化,村民们这才宽了心。通过不断沟通协调和积极争取,顺利完成了道路硬化,实现了村民的期盼。
他不仅在解民困上有办法,在借民力上也有妙招。牵头制定了人居环境评比奖励制度、创造文艺作品奖励制度、集体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等,用制度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同时,坚持两天一入户两月一遍访,并建立“新寨大家庭”微信群,畅通村民询事反映通道,将村民大小事建台账,按照立行立改、列入规划整改、长期坚持等分类办理,打表推进民生实事解决销号,确保能解决的小事立马办,需要商议的大事召集村“两委”协同商量,不能办的事积极向上级汇报,以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