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宁自治县聚焦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在基层干部队伍“提质”上放狠招、出实效,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提升,多渠道、全方位进行综合培养,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蓄势赋能。
联合实施“学历提升”,让“政策助力干部学”。聚焦村干部学历水平和履职能力提升,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与镇宁开放教育学院联合实施村干部队伍学历提升工程。以提升村干部学历层次和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根据实际需要分类开设专业。依托镇宁开放教育学院学习资源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以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为主,建立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村干部继续教育新模式,有效解决全县村(社区)干部学历层次偏低、知识获取途径不畅、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等问题,不断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换届以来,共组织297名村干部及后备人员参加学历提升。
创新开展“一月谈”,让“书记讲给书记听”。把以讲促学作为提升能力的重要抓手,创新村(社区)“两委”干部“一月谈”学习交流机制,通过“第一议题”学政策,参观式“学习”,主题式“摆谈”,分享式“总结”,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讲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目前已开展“一月谈”学习交流9期,学习交流270余人次,通过“现身说法”,不断破解村级发展困境,开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视野,提升工作水平。把以赛促干作为互学互鉴的重要方式,持续推广基层党支部书记“擂台比武”工作机制,通过走村观摩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台“晒绩比武”,持续营造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推动基层党组织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激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内生动力探寻农村工作“解题锦囊”,不断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产业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能力水平。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县级“擂台比武”、走村观摩3次,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走村观摩60次。
持续举办“三农网校”,让“专家讲给干部听”。搭建“三农网校”学习平台,紧紧围绕聚焦“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以增强驻村工作队伍和村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执行政策、服务群众、依法办事、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和全力推动“三农”建设为重点,整合县级各部门资源,邀请专家围绕政策理论、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业务工作进行授课,为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政治思想保证和人才支持。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10期,覆盖6000余人次。
探索实行“六诺”机制,让“书记干给群众看”。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驻村第一书记(简称“双书记”)“六诺”工作机制,即“寻诺”“定诺”“核诺”“亮诺”“践诺”“评诺”。由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广泛开展调研“寻诺”,结合群众“急难愁盼”建立承诺事项清单;村级召开专题会议精准“定诺”;乡镇(街道)党(工)委科学“核诺”;通过会议、线上、展板等多种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亮诺”;乡镇(街道)定期对“践诺”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承诺事项有序推进;年终召开履职承诺评议会,采取“现场述职+现场测评”的方式民主“评诺”。同时,将“双书记”履职干事承诺兑现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评双定”的重要依据,通过书记干给群众看,进一步激发各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热情,提高“双书记”为民服务水平。2024年以来,“双书记”共领办为民服务事项1566件,践诺397件。
试点推行“利益分配”,让“干部带着群众干”。坚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目标,把培育先进示范典型作为打造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重要导向。制定印发《镇宁自治县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管理办法(试行)》《镇宁自治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试点工作方案》,将村干部个人利益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通过发放劳务报酬、入股分红、绩效奖励等方式鼓励村干部入股领办村集体经济,充分激发村干部参与村集体经济管理活力。江龙镇簸箕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企带动、群众参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依托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刺梨酒酿造产业。村支“两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干部群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强村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不断开拓视野,增强引领发展的能力。学习结束后,结合本村实际,厘清发展思路,主动对接市场,拓宽刺梨酒销售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2023年,簸箕村酒坊销售额为65.86万元,发放岗位工资10万余元,提供临时工作机会1150余人次,并向101户群众发放价值2.79万元的项目实物分红。
信息来源:安顺市委组织部
一审(撰稿人):张海
二审:王丹
三审:周国齐
编辑:彭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