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文家市村是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近年来,文家市村通过挖掘红色富矿、讲好红色故事、推进红色旅游,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胜势,走出了以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紧扣“三条路径”谋发展,让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挖掘红色资源,丰富党员教育。整合秋收起义纪念园、文家市大捷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实践线路,成功入选长沙市首批“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系列现场教学课,累计吸引党员研学、社会团体参观等12000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5万元。联合秋收起义纪念馆提炼创作《人民功臣—甘厚美》《山沟沟里的红色福利院》等本土党课,不断丰富党员教育活动内容。
做强红色研学,推动红旅融合。探索“124+N”模式,即“一个机制、二重收益、四在体验、N户参与”,通过村级集中流转农户土地,再转租公司拓展研学项目的机制,获取土地流转费用和研学经营性双收益。实现“红色教育在馆内、军事训练在营地、劳动实践在田间、吃饭住宿在农家”的四在体验。2023年,有效吸引游客约105.74万人次,接待研学学生3.9万人次。
充盈精神内涵,激活红色经济。紧扣“秋收”主题,推出“文家市的秋收”文创产品40余种,为精品烟花、文市油饼等产品红色搭上红色IP,成功打入国防科大、湖南武警总队等军营超市,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打造里仁屋场非遗馆,注入文家市油饼、非遗烟花手工艺制作等传统文化IP,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以文化内涵赋能红色经济。
围绕“三个效应”抓融合,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精神传承效应。自“红色村”试点建设以来,共接待参观学习党员群众200余万人次,接待研学学生4万余人。
辐射带动效应。依托湘赣边红色美丽村资源优势、位置优势,成功承办长沙市花田音乐节“走进红土地”文家市专场,以实际行动继承与弘扬革命精神,年均承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吸引人流量80万人次。
经济带动效应。盘活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旅路线4条,打造“红米饭农庄”“秋韵山居”等吃住一体精品民宿3个,带动农民增收100余万元。
聚焦“三个坚持”看长远,让发展红利惠及于民
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三长制”工作,推选以党员为主体的邻长162名,设立“睦邻服务站”1个,成立邻里互助志愿团3个。组织带领党员、邻长常态化开展邻里服务日、村民运动会等,不断浓厚和睦邻里氛围。2023年累计开展议事会20余场,解决民生问题80余件。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村情,制定了《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关于推动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方案》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以科学规划引领文旅产业布局和集体经济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依托红旅营研学基地、民兵训练打靶场等基地开展研学,创新“镇—馆—司—村”四方联动模式获取收益,即镇村组织农户流转土地、纪念馆提供场馆、第三方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与经营。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3.69万元,同比增长56.64%,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