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乌兰路社区的刘大爷收到了社区和帮扶单位免费送来的轮椅,心中满是喜悦。一直以来,因腿脚不便,常年独居的刘大爷一直想添置一辆轮椅,辖区网格员将这一情况向社区做了汇报,当得知其身患残疾、生活拮据,社区及时与包联单位联系,帮助刘大爷实现这一心愿。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近些年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围绕织密基层网格、建强专业队伍、优化阵地功能,建立“331”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幸福感更强,满意度更高。
织密“三级网格”,让服务“无微不至”。结合开展为基层减负,重新优化全旗社区网格划分,按照小区—楼栋—单元三级架构,划定三级网格152个,全面构建一级网格党支部—二级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吸纳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负责人、社区民警等人员中的党员担任兼职委员,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小区环境改造、公共设施完善、小区公共安全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事项,共同服务辖区居民。组建物业行业党委,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连接物业企业、行业部门和辖区资源“三方力量”,形成互联互动的小区治理共同体。
建强“两支队伍”,让服务“有人可依”。积极构建以社区工作者为中坚、网格员为基础、志愿者为补充的基层治理力量体系。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目标,根据实际需求,明确招聘条件,优化待遇保障,强化教育培训,为符合标准的39名社区工作者按照“三岗十八级”的标准核发工资,每年培训社区工作者300余人次。建立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机制,激励社区工作者积极担当作为。实施“派员定岗”,吸纳热心群众、楼栋长、业委会成员等担任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网格员,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注重群团组织作用发挥,成立志愿者服务协会,推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全员志愿者制,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122支,基层治理力量得到有效补充。
建强“一个阵地”,让服务“有形有色”。聚焦基层治理关键要素,着力解决党群服务阵地功能设置不完善、服务群众形式单一、服务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优化提升工作,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等方式,统筹调剂闲置场地供周边社区使用,“一社一策”新增、改扩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围绕打造党群服务“15分钟服务圈”,全面优化各社区服务窗口和功能室设置,扩展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项目,延伸开展低保、医保等社会化服务,实现阵地和服务双提升。充分发挥“暖心驿站”作用,积极开放共享活动区,设立了“残疾人辅具共享区”,配备了数字LED显示屏、雨伞、饮水机、急救箱、工具箱等设施,定期开展文体活动等服务,不断提升阵地使用效能。(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组织部 刘斌)
[责任编辑:王伟 校对:孙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