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倡廉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动态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党建引领“助燃”村集体经济发展“引擎”

发布时间:2024-12-07 02:25:01 作者:admin   来源: 北疆先锋网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集体经济强村。

  加强扶持力度,提升“输血”质量。加大政策扶持,统筹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引导支农、产业、乡村振兴等各类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增强“输血”功能。加大资金扶持,以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为契机,近年来,全县已争取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71个(其中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5个),争取资金5846万元,同时整合扶贫项目、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村集体资金、村民入股资金,建设落实西干沟乡羊盘沟村养牛、多伦诺尔镇南村日光温室建设、中村红色美丽村庄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50余个。加强部门帮扶,县级相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所挂钩集体经济项目进行结对帮扶,指导、扶持其盘活集体资产、兴办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加强资产盘活,增强“造血”功能。进一步理清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思路,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盘活土地资源上下功夫,选取西干沟乡为试点,实施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土地代管两种模式。2023年试点乡镇共计整合村土地7000亩,依托村集体的托管服务统一购买籽种、化肥,结合县农牧局深松项目,每亩种植成本节约30元,共减少支出21万元,青储亩均增产500公斤,燕麦亩均增产50公斤,较未托管时增幅达26%,实现转化收入31万元。2024年,持续扩大整合面积2300亩。同时在农田打水井、拉电、铺管道,农田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进行集约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让村民参与施工建设,拓宽村民增收途径。目前试点乡经验模式,已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加强优势互补,创新“融合”发展。探索建立由各乡镇党委牵头,区域内相邻村党组织、帮扶单位、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区域党建工作平台。在“不调整行政设置、不增加管理层级、不违背各村意愿、不插手具体事务、不改变财务核算”的前提下,设立农村区域“联合党委”,通过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城乡融合、村村融合和产业融合,形成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顺畅流动的新局面。以多伦诺尔镇北村为试点,联合临近的南村、双井子村、新仓村成立非建制性联合党委,实施“联合党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联合”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多伦诺尔镇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推广“北村模式”,在前期充分总结经验基础上,2024年结合实际重新将19个区域党建联合体,调整成以种植、养殖、旅游等为主导产业的“联合党委”16个,实现农村区域全覆盖。

  加强党建引领,构建“共治”格局。扎实开展集体经济“保值倍增”行动情况。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建立“县级统筹、乡镇谋划、村抓落地”的工作推进机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统一谋划发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建立帮扶工作台帐,探索推行县级领导包、县直部门包、乡村干部包,强村带、企业带、金融带、乡贤带的“三包四带”工作举措。联合农科局对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开展规范性“一对一”指导。县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多伦县村级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解决各村对集体经济资金不会用,不敢用等问题。建立“农牧局指导、属地管理、部门帮扶、县领导联系”相结合的帮扶机制。(锡林郭盟多伦县委组织部 刘桂萍)

  

  [责任编辑:杨旭英 校对:高玉珍]

  


原文链接:http://www.nmgdj.gov.cn/fccommon/Home/detail?site_id=75&detail_type=1&cid=1572300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